作者:五月媽的生活
都說北京有三怪:人跑的比車快,花的要比掙得快,孫子孫女姥姥帶。
哈哈~真是哭笑不得,作為北京長大我想想還是蠻感慨的。前兩怪就不說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哈。今兒說說這第三怪。
現在孩子出生后,姥姥帶孩子的多,除了避免婆媳摩擦外,其實是因為當媽的最心疼自己閨女,作為一個過來人知道帶孩子的不容易。如果放手,最累的是職場中的女兒。為了幫女兒分擔,吃飯的時候總會讓女兒踏踏實實吃完,寧可女兒多睡會,自己早點起床;為了讓女兒出去放松,寧可自己守在家里看孩子;為了女兒睡整覺,寧可自己半夜哄孩子。都說這是“媽媽生,姥姥養。”我!認!可!
我媽從知道我懷孕那天起全世界最緊張的就是她。平時對我的飲食起居就上心,這回加個“更”。還記得五月出生那天是媽媽在醫院陪了我一宿,為了讓剛生產完的我能好好休息,再有一年就60歲的她幾乎一宿沒合眼,坐在小床邊用手扶著不到一尺長的小五月(因為剛剛出生對外界輕微的聲音都會有很大反應)。第二天我還沒醒就已經趕回家給我做補湯(后來才聽說媽早起是留著鼻血回的家)。這種愛在我有了女兒后更加的泛濫不可收拾。
五月穿的第一雙鞋是五月姥姥親手縫制的。
一做就很多雙。她總是說,“市面上賣的小襪子沒有純棉布的舒服透氣甚至安全。”
衣服也是.兩歲前五月的衣服除了身邊朋友送的就是五月姥姥親手縫制的。我幾乎沒有花錢買過。
不光是夏季的,還有毛衣毛褲,棉衣棉褲。
我從來沒有因為媽給五月穿做的衣服而嫌棄,我認為那是老人家對孩子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其實挺心疼媽這么大歲數還要抽出時間給五月做衣服沒能好好休息)。
不僅出力還出錢。經常給五月買東西,甚至冒雨采購。
除了穿,飲食就更是細心到沒朋友!從吃蛋黃和輔食開始,五月姥姥就一日三餐變著花樣給五月弄好吃的。就說蛋吧。蛋黃可不只是雞蛋啊!是鴿子蛋、鵪鶉蛋、柴雞蛋幾種叉開著吃。你們想得到嗎?反正我這個親媽是沒想到。水果就更別說了,半歲多的五月已經吃過這么多種了。仔細找找是不是會有你到現在還沒有吃過的?
面食是幼兒輔食中最主要的,五月姥姥每天是怎么做的呢?各種面,從譜圖的白面到五顏六色,從單一面條、面片到各種面點
這才是五月的親姥姥,我的親!媽!告訴你個秘密(五月姥姥可沒有幫手,獨自一人帶五月到現在)。所以很多關于五月成長的細微變化都是五月姥姥第一時間發現的。讓我幾乎沒有漏掉任何細節的遺憾。在《五月成長日記》中經常出現【五月姥姥說】
說實話五月在姥姥懷里的時間遠遠多過我這個媽媽。
在五月姥姥的精心照顧下五月健康快樂地成長著*^_^*
在姥姥的眼里五月永遠是最棒的!甚至超過她的親閨女我。
在五月眼里的姥姥呢?
五月姥姥對五月的愛,五月是可以感受到的。一句“好暖和啊!”在這兩天溫度速降的秋日里相互暖了彼此的心。
有時候也聽到甜蜜的抱怨,說孩子天天身邊帶著,一見到爺爺奶奶還是親!抱怨歸抱怨姥姥還是心甘情愿毫無怨言地寶貝著自己的大孫女,辛苦并幸福著。我說,“也不知道這孩子的腳丫長得像誰?”一旁的五月姥姥心里一定在偷樂(其實和她長得一樣一樣的)。
那么,把這種愛加上一個標簽吧,就叫“姥姥式”。
香奈兒、菲拉格慕、Miore只要一聽到名字就會知道這是好東西,對不對?這就是為什么那些企業會把性命賭在品牌策略上。無論多昂貴,也無法抑制人們想擁有她的欲望。然而,這種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姥姥式”一直在伴隨著五月成長,五月擁有她。
今兒寫下這篇文章是想留給五月,“我只希望你知道,你小的時候,她曾用心的,非常辛苦的帶你長大!”
然后我想說:“有這樣一個媽,我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