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類,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異類Outliers,本意是指各行各業在金字塔塔尖的那些人。
作者認為所謂“異類”就是機遇好的人。好的機遇,好的出生條件,好的外部環境,好的社會變革,才讓他有了優勢積累,同時他還是在一個恰當的文化背景下面,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一個“異類”。
一、異類形成的第一個原因,是優勢積累的模式
成功并不取決于個人的天賦,而是取決于各種優勢的積累成功,這種模式成就了異類。
1、僅憑勤奮很難成功,成功受到出生時機的影響。
2、有沒有條件進行一萬小時的天才訓練很重要。
3、社會變革的力量,比努力更重要。
4、異類的形成,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作用。
成功者的優勢,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是后天養成的,有些真的就只是運氣。
二、異類形成的第二個原因,文化背景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
文化背景帶來的思考模式、行為習慣等文化因素,還應該與你從事的事業相匹配,這樣才有助于你成為一個頂級的人物。
1、不同的群體文化,對成功的影響很大
2、文化帶來巨大的影響,也是可以改變的
3、文化背景因素和優勢積累的不同
優勢積累,是通過努力、把握各種時機以后把成就提升到一個很大的高度 。
文化背景,更像一個保障因素,即文化不契合,你肯定不能成功,可是文化契合也不一定能成功。
三、異類給我們的啟示
1、如何在穩定的環境中出人頭地
作者給我們的啟示是,高質量的勤奮是和你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的,這個觀點對我們生活工作的關鍵選擇判斷影響和很大。比如找工作時面臨的抉擇。
也就是說,你只有進入一個高水平的“第一梯隊”,才有機會獲得高質量的訓練,如此才會加速積累我們一萬小時訓練的速度,從而大幅領先于其他人。
2、如何在社會變革下出類拔萃
——在利用社會變革的浪潮方面,方向比努力重要。
——如果你想要借助社會變革的紅利,那么首先你得對未來方向作出判斷。
——在未來趨勢到來前的逆境中,要堅持刻苦訓練一萬小時,耐得住寂寞。
——還要有一點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