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句話讓你成功
有些菜要大火快炒,有些菜的文火慢煨;有些話要開門見山,有些話要撥云見日。
“秦小姐好!”小康堆上一臉笑,“王總來了吧?對不起,我提早到了,噢!對了!我叫工廠送樣品過來。”小康東張西望地說,“是不是還沒送到哇?”
秦小姐搖搖頭。
“什么?還沒送到?唉!他么老是拖。”小康立刻撥手機(jī),才撥兩下,看小廖進(jìn)來了,立刻停止動作。
“小廖居然也來這里搶生意,”小康心想,“他跟我從同一個地方進(jìn)貨,麻煩了,他報價會不會比我低?”心里想,表面還是對一臉笑,跟小廖握了個手。
小廖的手又濕又滑,他也去向秦小姐示好:“秦小姐好!”然后也一樣小聲問秦小姐,“請問我那樣品送到?jīng)]有?”
秦小姐也照樣搖了搖頭。
就在這時候,門開了,王總走了出來,居然沒叫兩個人進(jìn)去,只是匆匆忙忙地說:
“你們推銷離心果汁機(jī),有沒有附加切菜功能的那種?”
“有有有!”小廖和小康一起答。
“那就現(xiàn)在拿一臺看看,我急需。”王總說完,居然又進(jìn)去了。
小康反應(yīng)快,一個箭步,跳出門去,躲在一角打手機(jī):“喂,我是小康啊!我要你們出的那臺機(jī)器送來了嗎?什么?出來了?你們不是總拖嗎?怎么今天那么快?麻煩你們再出一趟車送一個A3型過來,拜托!擺脫!”
小廖在會客室里也沒閑著,他向秦小姐借了電話:“喂,我是小廖,我急著要補(bǔ)一個A3型切菜機(jī),如果來得及,你們跟離心機(jī)一起送過來好不好?”
兩個人打完電話,都繼續(xù)在會客室里等。
突然電話響,秦小姐進(jìn)去幾秒鐘,便見王總穿的整整齊齊沖出辦公室。
又過幾分鐘,進(jìn)來七八個洋人,看王總樣子,必定都是大客戶。
王總的辦公室門關(guān)上,接著又打開。王總探出頭,低聲吼:“切菜機(jī)和離心機(jī)呢?”
“立刻到!立刻到!”小康和小廖趕緊報告。
果然,正說呢,東西就送到了,三個大箱子抬了進(jìn)來。
“康先生一臺離心機(jī),廖先生一臺離心機(jī),加上后來追加的切菜機(jī)”,進(jìn)貨員說“請簽收。”
有話好說
你猜,這筆大生意,小康做成了,還是小廖做成了?
當(dāng)然是小廖。
可是你想通了嗎?同一個送貨員,同一輛車,由同一個公司出的貨,兩人又在同一時間打電話,要求加送一件。
為什么小廖的趕上了,小康的沒趕上呢?
如果你是商場老板,一定早知道答案了——
因為他們說話的方式。
當(dāng)一個公司送貨總是遲,總是慢,總挨你罵的時候,有一天,你居然盼望他還沒出發(fā),希望他加送一件東西的時候,千萬別一開口就問“東西送出來了嗎?”
當(dāng)你這樣問的時候,明明東西還沒出門,他怕你罵,也會說:“走了!走了!”
這時候,你要他加一件,他好意思改口就說“正巧,還沒走”嗎?
但是,當(dāng)你換個說法:“我急著要加一件,如果東西還沒出門就好極了。”對方這可能說:“真巧!車子正發(fā)動,我叫他等一下。”
于是,就趕上了。
當(dāng)你又要遲到的時候
換個角度,如果以前約會,你總是遲到,今天你又要遲到十五分鐘,為了怕對方著急,你打電話過去,說話的技巧也很重要。
假使你電話一接通,就說“對不起,我今天要遲到一點。”
你猜對方會怎么反應(yīng)?由于他已經(jīng)很痛恨你過去遲到,他八成會立刻冒火:“你怎么搞的?又遲到。你不是說這次會準(zhǔn)時嗎?”
但是當(dāng)你換個方式,說“老張啊!我三點一刻到,堵車,稍遲十五分鐘。”
他一聽,只遲十五分鐘,則可能高高興興地說:“好!我等你。”
當(dāng)你只考六十分
又比如,你是個學(xué)生。
今天考數(shù)學(xué),考了六十分,你回家要怎么說?
如果你開門見山:“爸爸,我數(shù)學(xué)考六十分。”
搞不好,啪一聲,一記耳光過來。
但假使你拐個彎說:“今天數(shù)學(xué)考試好難喲,多半的人都不及格,連向來第一名的王大毛都只考了六十五分。”
你老爸問:“那你考幾分?”
“剛好及格,六十分。”
相信,那一巴掌絕不會過來,老爸當(dāng)天如果心情好,還能贊美你兩句呢!
當(dāng)場砸了寶貝
一個女生上課時對老師說:“我昨天打破了我爸的古董茶壺。”
“你父親有沒有很生氣?”老師問她。
“沒有耶!我對他說‘爸爸,我給你泡茶,泡了這么多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曉得怎么搞的,把茶壺打破了。’”女生學(xué)說,“我爸爸先是一怔,然后笑笑,故作沒事的說:‘破了就破了,東西總會破的,改天再買一個新的吧!’”
她這話,全班都聽到了。
無巧不巧,隔幾天,另外一個女學(xué)生也為她爸爸泡了好幾年的茶,也打破了古董茶壺。
她想起前面女學(xué)生說的話,照樣去向她的爸爸報告,卻被臭罵一頓。原因是,她把同樣的話,換了個先后次序說出來——
“爸爸!我打破了茶壺。”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報告。
“什么?把茶壺打破了,那時古董耶!”她老爸臉色大變。
“爸爸!可是我今天不曉得怎么搞的……”她解釋。
“你心不在焉!粗心!”
“可是,我給您泡茶,泡了這么多年……”他又解釋。
“你還強(qiáng)辯?”老爸吼了起來。
壞話要緩說
好!現(xiàn)在讓我們回頭看前面的四個故事——
“你們的貨送出來了嗎?”
“我今天要遲到。”
“我數(shù)學(xué)考六十分。”
“我把茶壺打破了。”
這些都是他們說話的重點。如果是新聞報道或開會,這些重點都必須先說。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為了減少“沖擊”,卻不得不后說。
也可以講,令人敏感的結(jié)果,最好不要單刀直入,你可以先“設(shè)定底線”,是對方知道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或者經(jīng)過“對比”,使那原本聽起來很突兀的結(jié)果,顯得不那么刺耳。
當(dāng)然,還有許多情況,需要你先隱藏談話的目的,一點一點,制造氣氛,引導(dǎo)對方進(jìn)入你的主題。
請看下一個故事。
第六章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好日子與好伙伴共度。如果你常用我的產(chǎn)品,保證我能過好日子。假使你做我的“下線”,保證我是你的好朋友。
“琳達(dá),好久不見了!”
“你是……你是裘安,哇,真是好久不見了!”
“你越來越年輕了耶!”
“算了吧,你才越來越年輕了呢,我差點認(rèn)不出你了。”
“我們有五年沒見了吧!”
“嗯……是有五年嘍。”
“日子過得真快,你兒子上小學(xué)了吧?”
“都小學(xué)三年級了!”
“真的啊!看你還跟小姑娘似的,兒子都那么大了,真令人羨慕。”
“得了吧!你才不簡單呢!”琳達(dá)過去拍拍裘安的肩膀,“說實話,我覺得你才真是年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