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枚正在“升級打怪”的拆書家,幫主的這次線上微課實在太及時了,感謝幫主,感謝超超姑娘。
片段一:選自《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R:閱讀原文】
盡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
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響的時間最好,例如,如果利用每天開始工作前的時間,就不容易被安排好的事情影響。
當然,我們很難開始就做到最好。經常會發生,“打算早晨七點開始學習,結果沒睡夠而無法集中精神”、“計劃晚上八點閱讀,結果經常被偶發事件影響”等情況,所以,請在實際生活中多方嘗試,如果無法順利進行就改變做法,找到最佳行動模式,并把此模式“嵌入”日常生活當中。
【I重述原文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固定時間”和“固定動作”,并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直到找到最佳的行動模式。堅持下去,讓這種行動模式成為一個習慣。
【A1描述自己相關經驗】從去年8月開始,我為自己制定了每月寫作20000字的目標,雖然到目前為止都能夠完成,但是自己制定了每周二、四、六晚上21:00——24:00 更文一篇的計劃,總是因為散步、聽微課、太累了……等等事情打擾無法按照原計劃完成。每月完成寫作任務的時間總是會被擠壓在最后幾天突擊完成,這樣的做事節奏其實已經讓我感到焦慮。
【A2催化應用】從本周起,進行如下嘗試:
1.周二晚上21:00 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聽課筆記的主題文章2000字。(如整理幫主趙周老師的線上拆書課程第一課,寫一篇聽課心得發布在簡書和個人微信公眾號。)
2.周四晚上21:00寫一篇影視劇或電視節目的主題文章2000字。(如最近熱播的《人民的名義》、《朗讀者》)
3.如果周二或周四無法按照原計劃完成,那么周六或周日就進行自由發揮主題的寫作和查缺補漏的寫作。不斷調整自己,找到最佳的寫作時間和主題,讓每周寫三篇文章成為為我的一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