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把《一個人的朝圣》這本小說終于看完了,這本書主要描寫男主角哈羅德的一次突發奇想的步行作為主線,穿插引出的各種故事。一個退休老人,不帶地圖和手機,沒有交通工具,孤身一人徒步走到遙遠陌生地方看望一位得了癌癥將死的前同事。只為了一個信念,只要他還在走,病人就不會死。這本書里有很多文筆優美的句子,少許心靈雞湯式的說教。
男主角的這種行為一開始就各種不順利,先是他老婆的不理解,后是路人的懷疑,媒體記者的好奇,好事者的跟隨。個人的孤獨行為演變成一場電視秀般的鬧劇,最后又回歸于個人獨自步行。雖然有不少風景描寫和路途中遇到的陌生人故事,但我認為這不是一次旅行,更像一場自我的救贖,信念的重生。也許有的人會認為男主角的這趟徒步是孤獨的,我持相反的觀點,恰恰認為他不是孤獨的,因為他有了信念,有了目標。
書里有一個情節,男主角哈羅德步行去看望病人的信念來源自一個在加油站工作的女孩的一番對話。女孩最后去了哈羅德的家和男主老婆聊天的時候說,她當時是撒謊的。但哈羅德的老婆卻認為女孩說的話對哈羅德是一種啟發,激活了他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也許哈羅德早有某種想法,女孩的話只是無意中給了他一個理由,一個行動的借口,至于是否謊言已經不重要了。文章中兩個彼此陌生的人坦誠各自犯的錯誤,承認并且改正錯誤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內心也是萬分痛苦的,但是這段崎嶇的道路必須由自己來走,沒有人可以替代你。
這本小說出版于2013年,我是在2016年購買的,到前幾天才算看完。斷斷續續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才看完這本小說,這和網絡上一周一本書的流行趨勢不符,我堅持認為小說要靜下心來慢慢看才能明白作者的深意。這部小說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里面的女主角有和這小說主角類似,一個人在堅守他心中的信念并付諸于行動,國外也有部類似的電影叫《阿甘正傳》。
小說的作者是位英國人,蕾秋.喬伊斯,是位劇本作家,《一個人的朝圣》是她的第一本小說,能得獎并暢銷,說明文學功底不錯。作者的父親也是因為癌癥去世的,將自己的家人經歷編進書里,我猜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書中的男主角也表現出英國人的某種特質,總是那么安靜,總是那么不愿意去麻煩別人。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既想浪跡天涯,又想朝九晚五。堅持不懈的做一件旁人不理解的事情,想必會受到很多質疑和挫折。小說中人們對日常生活中身邊發生的事情熟視無睹,毫無反應,作者沒有譴責世風日下,而是表述這些經歷都會轉換成某種能量沉淀在我們心底,直到某天某件事會激發出來。大家不必抱怨生活的不容易,相信我,因為你并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