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小時候學古箏,老師要求每天練至少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她不是磨蹭就是偷懶,老師總鼓勵她要堅持下去,等以后就好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畢業,她堅持了七年,還是放棄了。
兩年前的一個夏天,身邊很多朋友開始跑步,我也決定跑起來,剛開始跑步的日子很痛苦,早上起不來,跑兩步累得氣喘吁吁。朋友說你要堅持,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
后來每次跑不下去時就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不過隨著冬天的到來,這段堅持也無疾而終。
女兒練習古箏和我跑步一樣,想堅持,甚至為此努力過,但最終都放棄了。
小時候每次我寫作業坐不住想出去玩時,我媽愛拿鄰居家的小孩教育我:“你就不能堅持一會兒,你看那誰誰誰,每天回家寫完作業就畫畫,畫得特別好,她媽媽怕她在家悶壞了,讓她出去玩都不去。”那時候總會想,她是怎么做到堅持著不愛出去玩的?
現在回想起來,人家壓根不需要堅持,人家就是喜歡,那種不要命地喜歡。
我們初學某個技能時,往往會告訴自己要堅持,要努力,要有“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但遇到困難和挫折,或者新鮮勁興趣勁過去以后,又會陷入迷茫,我為什么要做這些?最終選擇了放棄。
很多人在多年以后說,如果當初我能堅持下去,現在也很有成就了。
但是當初為什么要放棄呢?
頭懸梁錐刺骨的努力和咬牙堅持,只能是短暫的,是不能長久的。
要想長久做一件事,如果有很大的興趣最好,遇到不是那么感興趣的還想去做的,需要一定的方法,這樣才能發自內心愿意去做。
你會發現根本不需要提醒自己努力和堅持,就會一直做下去。
如何做到發自內心去做一件事呢?
1.賦予正向意義。為自己做的事情賦予重大的正向意義,甚至多個重大意義。
正向意義是指某一事物或者行為對個人或社會具有積極、正面、肯定的影響或者意義。
比如你想辦讀書會,給讀書會賦予一些重大意義,自己通過讀書會成為知名推廣讀書人,讀書會造就了很多讀書家庭,從而影響了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等等,意義越重大,做事的動力也越強。
2.賦予負面意義。
用一張紙,用幾天或者用幾個月的時間,寫下來如果你沒有習得這項技能,會給你帶來什么負面意義,描述的細節越詳細越好,讓自己意識到必需去做,不做就會焦虛不安害怕。
負面意義,指的是對事務產生消極、否定或負面影響。
負面意義可能會讓人產生負面情緒,比如焦慮、不安、沮喪等等,或者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影響工作、健康、人際關系等等。舉例:失去親人,會讓人產生痛苦和悲傷的負面意義。
①很多事做不了,甚至沒有機會遇到。如果沒有這項技能,會影響到你做不了什么事情?甚至連機會都遇不到?
比如如果沒辦讀書會,那你就不能全國辦巡回讀書會,接觸不到優秀的愛讀書的人等
②遇到很多困難和失去很多機會。將來會遇到哪些困難,又失去了哪些機會?
比如和向上的人失去鏈接,失去了認識優秀的人士的機會等。
③低質量的生活。看看周圍或者網上那些沒有這項技能的人,他們過得如何凄慘?
比如因為不讀書,自身素質低下,認知能力低下,愛斤斤計較,因為內心空虛愛慕虛榮,貪圖小便宜等等。
3.向上社交。
找到擁有該項技能的人,和他們溝通交流或者關注他們。
一個博主曾經講過一件事,她每個月會單獨約一次知名作家吃飯,吃飯時會給她們帶禮物,后來她從那些作家那里獲得很多資源,連續出了三本書,而且銷量很好。
當然,如果不能近距離接觸他們,可以關注他們,比如我家孩子喜歡機器人,他關注了一些機器人屆大神,在網上跟著他們學習機器人課程,目前學得很好。
以上就是如何讓自己自主學習一項技能的方法,一是賦予正向的意義,二是賦予負面的意義,三是向上社交。
以上內容為復述以下原文片段:
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我們的慣用措辭是"另外一個物種")。
其他人需要努力、需要堅持才能做到的事情,在你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的世界里,就是"根本停不下來"的、"誰不讓我做我就跟誰急"的事情。除了上面提到的"為它賦予很多意義"之外,還有其他很多方法與技巧。
當你決定習得某項技能的時候,在你已經想辦法為它賦予了很多正面意義之后,還可以為"沒有它的存在"賦予很多負面意義。拿出一張紙,花幾天甚至幾個月去羅列一下:
? 若沒有這項技能,現在有什么事情我根本做不了,或者根本沒有機會做?
?進而,我在將來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會失去什么樣的機會?
?若最終沒有掌握這項技能,我就會和哪些人一樣?他們的生活究竟因此變得多么凄慘?
不僅要羅列,還要"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你能想象出來的細節"栩栩如生"地寫下來。相信我,這會"嚇到"你的大腦(準確地說,是把那種你所需要的恐懼深深埋人你的潛意識)。然后,你的大腦就會在很多時候自動工作,催促你抓緊時間,否則,它就會焦慮、害怕、不安..
另外一個尤為重要的技巧是:
想盡辦法去尋找擁有那項技能的人和人群(買房、學開車等都是社交化學習),盡量與他們共同度過大量的時間。如果沒辦法一對一交流,也起碼要時刻關注他們(之前提到過,要想辦法"從物理上接近目標")。
社交,從來都是學習活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