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 ? ?記得我在《 數字人C4D多邊形建模課堂之十一:螺紋建模 4 》中研究過如何用多邊型制作螺紋管。當時,不少朋友看過以后,給我來信都說麻煩,的確是麻煩。通過那篇文章,使你能夠掌握多邊形編輯的方法,但不適合動畫項目制作。今天我再介紹一種方法,保證使你感到簡單、容易做到。
【研究】
一、建模:
1、轉入正視圖。點擊P鍵,設置捕捉如下,勾選“網格點捕捉”。
2、用直線工具在網格繪制如下:
3、添加旋轉工具。
4、形狀如下: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形狀。原因是要旋轉的曲線距離世界中心太近。
5、關閉旋轉對象,選擇對象模式,把曲線向-X方向移動300。
6、這個形狀不錯。
7、對模型優化,選擇旋轉對象,調整細分值如下:
8、優化成下面這樣既可。造型的時候、越簡單越好。
9、注意這個部分是關鍵所在。把旋轉對象的移動設為200 。
10、那么模型變成這個樣子。(這個形狀是螺旋管的循環基礎)
11、如何變成這個樣子?
12、在旋轉對象的角度、細分數、移動的輸入欄中分別輸入“*40”,在原有的數值上增大40倍。
13、選擇點模式,CTRL+A,選擇所有點,優化之,使所有點焊接在一起。如果還有的點沒有焊接上,再優化之,提高公差的值。
14、兩邊的口不平啊!選擇旋轉對象--右鍵 “當前狀態轉對象”,把原來的旋轉和樣條關閉(留著)。按K 調出切刀,選擇平面模式,平面為X-Z。
15、按P調出捕捉,切割下面。
16、切割上面。
17、選擇面模式,選擇上面的面。
18、刪除之。
19、同理刪除下面的面。刪除你以為完事了嗎?選擇點模式,看看,還有些孤立的點呢?優化之。
第二部分:彎曲
1、建立一根曲線
2、為螺旋管模型添加一個樣條約束變形器,為其子物體。把新建的樣條拖入變形器的樣條欄中。
3、樣條變形器還有好多功能,你自己試著調一調。
4、為這個模型添加一個細分對象,渲染如下:
第三部分:變形
現實生活中螺旋管有好多種,如何制作呢?
1、螺旋管的外形主要還是那根旋轉的曲線決定的,現在我們改變曲線的樣子。
2、編輯曲線你應該會吧:加點、減點、倒角、移動等,命令都在點模式下的右鍵菜單中。
3、再打開旋轉對象看看,螺旋管的樣子變化了吧?
4、關閉旋轉對象,再次編輯曲線如下:
5、上下兩個角點進行倒角處理。
6、再次打開旋轉對象。
7、看看這個螺旋管變化了吧。
8、通過這種辦法,你可以制作各種各樣的螺旋管。渲染如下:
第四部分:參數化
上面的方法解決了螺旋管的樣式問題。但是用上面的方法,你制作的螺旋管的長度受到限制。如果你制作完成,發現不夠長度怎么辦?
最好的辦法是實現模型的參數化,方便隨機調節,更方便制作動畫。
1、回到剛開始的階段,參數如下:
2、模型是這個樣子,一個螺旋管的單元。
3、螺旋管都是由上面的單元重復組成的,實現參數化很簡單---克隆。
4、克隆數量為20
5、克隆數量為40,要多少有多少,就把你的電腦吃不消。
6、如何把這個螺旋管彎曲呢?不能用樣條變形器。
7、利用運動圖形菜單--效果器--樣條效果器來實現。把該效果器添加到克隆中。
8、把樣條拖進樣條效果器的樣條欄中。
9、在場景中形成如下圖形。方向不對,數量也少。
10、點擊樣條變形器,選擇旋轉.P=90
11、選擇克隆提高數量。
12、近處看發現有穿幫現象。沿直線克隆看不出來,沿曲線還是有問題,因為各個物體彼此是孤立的。
13、有什么辦法補救呢?建立一個多邊形曲線。
14、設置側邊為8,添加掃描對象,利用現成的路徑。
15、補救的不錯吧。
16、渲染
小結:當然,你這么做,渲染靜態圖沒有問題,用鏡頭找個角度,就能避免穿幫。如果動畫,必須老老實實做。如何做呢?
你可以用沿螺旋線掃描。
C4D百度貼吧的吧友hry31580的方法很好,特轉載如下:
1.建一個螺旋,高度200CM,結束角度360。
復制兩份,
第二個Y軸+100CM,并且擴大半徑至300CM (上移距離是第一個螺旋高度的一半)
第三個Y軸+200CM (上移距離必須是第一個螺旋高度,否則連接不上)
2.添加放樣,V與U設為最小值,U方向給30以上
3.同時選中三個螺旋,然后鎖定屬性管理器,
再調出放樣屬性,鎖定,這樣就可以調節參數了。
結束角度、高度、細分數(如下圖畫圈的三個值)要等比例增加,
放樣的U細分值有講究:1441=36*40+1
36是螺旋一圈的分段,40是螺旋轉的圈數,還要加1是因為螺旋有兩個端。
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分段對齊。
4.畫樣條,添加樣條約束
5.還可以加多細節,可以使用4個螺旋
6.還可以加至六個螺旋。
其實就是改了螺旋的半徑及Y軸位置。
7.添加樣條約束,還可以加細分曲面。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參數化可以隨時修改,當然還可以做動畫。
這樣建模的缺陷時在綁至樣條上時轉彎處有變形。
再次感謝HRY31580,他的補充,使這個專題更加完善!
【補充】
? ? ? ? 建模的時候,這些地方沒有“焊接”好,如果添加“細分”會出毛病的。利用“優化”或為模型對象添加一個連接父對象,提高公差值,使這些分離的點焊接在一起。
【后記】
1、說起來有意思:朋友問“如何能簡單地制作各種螺旋管”的時候,我總是在想用什么簡單辦法實現。突然有一天上廁所,看到小便池上邊的紅外感應器,那個螺旋管線,忽然來了思路。回來后,立刻嘗試,成功后,便一氣呵成寫下這篇文章。
2、凡事最怕每天琢磨。玉再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3、我想對于實例教學來說,不如這種舉一反三的實例更好,它能使初學者掌握問題更透徹,更能靈活應用。
想當初,我當高三物理老師的時候,一節課就講一個類型的物理題。不斷變換問題,不斷加條件,和學生共同研究解決方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都感覺非常不錯。所以建議初學者在自學的時候,要用到此方法,即使當時有問題,沒有解決方法,也沒有關系,隨著時間的變化,突然有一天,你就會感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