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原名梁治華,字實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縣(今杭州)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與大家分享他的經典文章《沒有人不愛惜生命,但很少有人珍惜時間》,希望對你有啟發。
01.
最令人怵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著鐘表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的移動,每移動一下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
再看看墻上掛著的可以一張張撕下的日歷,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
因為時間即生命。
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
02.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么事,學一點什么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不虛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費光陰。
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積極不懈的善于利用他的時間。
我自己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一個人。
我不打麻將,我不經常的聽戲看電影,幾年中難得一次,我不長時間看電視,通常只看半個小時,我也不串門子閑聊天。
有人問我:“那么你大部分時間都做了些什么呢?”
我痛自反省,我發現,除了職務上的必須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動之外,我的時間大部分都浪費了。
03.
我應該集中精力,讀我所未讀過的書,我應該利用所有時間,寫我所要寫的東西,但是我沒能這樣做。我的好多的時間都糊里糊涂的混過去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p>
例如我翻譯莎士比亞,本來計劃于課余之暇每年翻譯兩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懶。
翻譯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為活得相當長久,十分驚險。
翻譯完成之后,雖然仍有工作計劃,但體力漸衰,有力不從心之感。假使年輕的時候鞭策自己,如今當有較好或較多的表現。
然而悔之晚矣。
04.
再例如,作為一個中國人,經書不可不讀。我年過三十才知道讀書自修的重要。我披閱,我圈點,但是恒心不足,時作時輟。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我如今年過八十,還沒有接觸過易經,說來慚愧。
史書也很重要。我出國留學的時候,我父親買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滿了我的行篋的一半空間,我在外國混了幾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帶回來了。
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氣讀了“通鑒”一遍。
現在我要讀的書太多,深感時間有限。
05.
無論做什么事,健康的身體是基本條件。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有所謂“強迫運動”,我踢破過幾雙球鞋,打斷過幾只球拍。
因此僥幸維持下來最低限度的體力。老來打過幾年太極拳,目前則以散步活動筋骨而已。
寄語年輕朋友,千萬要持之以恒的從事運動,這不是嬉戲,不是浪費時間。
健康的身體是作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錢。
時間偵探的感想: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生命,可以說,最寶貴的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構成的,是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鐘一分鐘累積起來的。
沒人能預計他在下一分鐘里能發生什么,但至少我們可以記得前一分鐘我們做過什么,而過去是從現在走過去的,你有認真地度過每一個當下嗎?
如果把時間當做錢來使用,那么1天的1440分鐘,也就是1440時間元,每天準時存入賬戶,到點就自動清除,除非你把他給投資出去,投在到哪里呢?
梁實秋先生說,可以用來讀未讀的書,比如經書和史書,可以用來勤勉工作,比如對他來說是寫作和翻譯,可以用來保重健康,可以用來思考反省,比如這篇文章,可以用來幫助別人。
愛惜生命從珍愛時間開始,珍愛時間就投資到五色,周日繽紛日快樂!
作者:時間偵探——抓住你偷偷溜走的時間
五色時間元的提出者和踐行者
高考市文科狀元/一年讀300本書/4點起床/一年跑1000公里/管理5個公眾號/運營多個社群/一年組織200場+公益活動
五色時間元的含義:
第一、生命并無顏色,全靠每個人自己去上色,只要你愿意,你能夠擁有“五色”人生。
第二、五諧音吾,每個人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擁有著別具一格的屬于自己的五色。
第三、五諧音無,五色是一個過渡階段,五色時間元也只是一只船,上岸即心無掛礙。
五色時間元的色調:
周一 藍色學習日(謙) 周二 紅色熱血日(勤)
周三 綠色趣味日(趣) 周四 白色思考日(清)
周五 黃色能量日(情) 周六 隨心日 周日繽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