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二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夏,呂布的屬下將領薛蘭、李封將軍隊駐扎在巨野(今山東菏澤境內),曹操率軍攻打薛、李二人。呂布聞訊前來營救,不想呂布還未到達,薛蘭就先大敗。呂布見大勢已去,只能領兵逃跑。最后,薛蘭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被曹操斬殺。
薛蘭兵敗被殺之后,呂布當然不會就此罷手。
呂布帶兵逃回東緡(今山東金鄉縣境內)之后,與陳宮整合人馬,糾集了一萬多人來攻打曹操。
這個時候,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
曹操在斬殺薛蘭、嚇走呂布之后,乘著空隙,派士兵出去收取麥子。沒想到,呂布很快又殺了回來。曹操點了一下人馬,在營地可以出戰的士卒不到一千人。這樣營地空虛的狀況,在任何對陣中,都是非常危險的。
探子報知呂布已經領軍在路,氣勢洶洶地向曹操的營地進發了。情況危急,在外的兵卒一時難以召集回來。曹操一想,也只能用現有的人馬先應對了。他一邊吩咐在地人員準備戰爭,一邊安排召回在外收麥的士卒。
曹操把營地現有人員全部召集起來,做了如下兩點指示:
一、婦女們全部躲到城垛子的后面,分成組隊,負責守衛的工作。
二、只要是拿得動武器的男的,全部出戰迎敵。
話說曹操軍營的西邊有一個大堤,軍營的南邊長了許多樹木。當時是夏天,正是樹木枝葉茂盛的時候,曹操軍營南邊的那一片林子,遠遠看著,越發覺得郁郁蔥蔥、深不可測。
因為以前吃過曹操的虧,呂布領兵前來,看到那一片林子,不知道虛實,心中就發怵。呂布很怕曹操埋伏了士兵在林子里,中了圈套。他不敢貿然前行,對屬下說道:
“曹操這個人,詭計多端,狡詐難測,我們還是穩重行事,不要跳進他的陷阱之中。”
于是,呂布引兵駐扎在曹操兵營南邊十多里的地方。
第二天,呂布又領兵過來,希望能夠探得虛實,有所突破。曹操這邊,對呂布的動靜已有所了解,他把主要兵力埋伏在大堤以內,另外將近一半兵力排布在大堤以外。
呂布派人打探曹營的消息,得到的報告是:曹操那邊排兵布陣的人員似乎沒有多少,有點虛張聲勢的樣子。呂布自己遠遠看了看,似乎曹操的兵力也沒有什么優勢,他就領軍大膽前進。曹操命令輕裝士卒前去呂布那邊挑戰,引誘呂布進一步深入。呂布不知是計,以為曹操的軍隊不堪一擊,于是,長驅向前。兩軍剛一接觸、對陣開始的那一刻,埋伏在大堤后面的曹操的主力戰隊,步兵、騎兵并進,對呂布的軍隊一頓攻擊砍殺。呂布的人馬剛與曹操的士卒交戰,不想一大片的伏兵涌出,也不知道人多人少,心中先是一驚,這一驚,就有些發虛,這一虛,銳氣就挫了,這一挫,士氣就散了。曹操的軍隊見呂布的陣勢潰散,更是精神百倍,大破呂布。呂布一看情勢不妙,掉頭就跑。曹營的士卒先是奪了呂布的鼓車,呂布的軍隊失去了指揮和鼓舞,更是亂作一團。曹操領軍一直追到呂布的營外,然后速速收兵回營。
這一戰,呂布雖然知道“曹操多譎”,但是,他還是沒有猜透曹操用兵布陣的計謀。
兵不厭詐,勝者為上。
或許,曹操的所謂“奸”,在當時擁護漢王朝的忠貞之臣、在后世支持君臣綱常的正統人士眼中是必須嚴厲批判、共同唾棄的;但是,在戰陣之中,為了勝利,這種“奸”是值得發揚的,而且需要運用到出神入化,讓對方摸不到半點頭腦才是!
(本篇為《三國志人物圖畫·曹操第一》中的第十節。)
(本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