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讀書筆記中分享了GTD的第一步收集,就是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全部都放在收集籃中。接下來要處理收集籃中信息。
1.
處理就是我們需要在2分鐘之內判斷收集籃里的任務“可以執行”還是“不能執行”。
我們還是以上一篇讀書筆記中提到的小強在準備會議資料過程中收集到的信息為例,來看下怎么來做判斷。
現在小強的收集籃中有如下信息:
1 .聯系供貨商,告訴他們周一結算。
2 .給研發部同事提供新版本軟件的用戶使用調查報告。
3 .查看郵箱。
4 .周五之前拿出新產品的銷售策略。
5 .哪天有空去打羽毛球。
6 .研究上個月市場推廣費用明細報表。
這些信息哪些可以執行,哪些不能執行呢?以什么為依據判斷呢?作者認為可以執行的事情有5類:
1. 2分鐘之內能搞定的事,立即去做。
2.需要多個步驟才能搞定的項目,進行分解。
3.可以指派給別人完成的事,把這只猴子甩給別人。
4.特定時間做的事,加入“待辦”清單。
5.普通任務,有空的時候立即搞定。
不能執行的任務分為3類:
1.垃圾。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的事情就是垃圾。不要將垃圾放在收集籃中。
2.將來某時/也許。就是一件將來某時當某些條件成熟之后才會做的事情,這類事情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說整理辦公室等等。
3.參考資料。一些文件是需要我們歸檔,以便以后查詢的,對待這類事情的正確方法是分類歸檔。
我們回到小強的收集籃,按照5執行、3不執行來處理信息:
1.聯系供貨商,告訴他們周一結算。這顯然打個電話就可以了,2分鐘之內能搞定,立即去做。這個是可以執行的。
2.給研發部同事提供新版本軟件的用戶使用調查報告。這是下屬小李的職責,把這個猴子甩給他。這個是可以執行的。
3.查看郵箱。這是個普通任務,有空的時候立即搞定。這個是可以執行的。
4.周五之前拿出新產品的銷售策略。這是一項新的任務,雖然需要分解成多個步驟,但這個是可以執行的。
5.哪天有空去打羽毛球。哪天并不是個確定的時間,屬于“將來某時”,所以這件事情暫時是不能執行的。
6.研究上個月市場推廣費用明細報表。這個報表不是讓小強去執行的,而是交給他存檔的,所以這個事情是不需要執行的。
2.
好了,收集籃中的信息就被處理完了。最后再交待一下“處理”的原則。
處理信息籃的時候不是隨意處理的,應該遵循下面幾個原則:
1.從最上面一項開始處理。這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逃避任何一件事的處理,并且盡最大可能迅速從第一件事開始判斷,一直到最后一件事。
2.一次只處理一件事情。處理完一件事以后再去處理下一件,爭取處理過的事情永遠不要再放回收集籃,一次做好。
3.“2分鐘任務”。這是一個趣的原則,如果是2分鐘之內能夠做完的事情,就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立即去做。這聽起來與一次只處理一件事情原則沖突,但是作者認為一般情況下2分鐘可以使人放松,又不會丟失思路。而且有些事情,如果不立刻處理,以后會損失更多。處理好了這些小事,會讓人感覺神清氣爽,可以更加集中精神處理其他事情。
好了,以上就是GTD的第二個水平流程“處理”的有關內容,明天我將分享最后三個流程。
--END--
關于《小強升職記》的其他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