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某個廢棄的小廠,有童年之所以被稱之為童年的全部記憶。
下車,7路變成了107,不是當年尾巴冒黑煙的破車了。
一下車就被空氣嗆到了。。
明顯是污濁了些,本該湛藍的天空蒙著一層。沿著熟悉的走道回家去,眼前的一切都沒有更多的改變:臟水橫流,蚊蠅滿地。掩鼻而過。
垃圾在路邊肆意被焚燒,各家窗戶緊閉。
寒暄幾句,出門第一大要務自然是吃!奔著臭豆腐攤就去了……
物價的漲幅還是比想像中慢些,岳陽是鐵定吃不到3塊一份的臭豆腐了。還是原來的味道~不過豆腐的大小貌似縮水了= ?=
吃飽喝足,邊聊邊走邊看。十幾年都沒怎么變的感覺,只是,越來越臟。
自來水含硫超標,從小就知道是喝不得的。去井邊打泉水,這條路倒是比原來平坦了,容得下兩人擦肩。只是水少了許多。天干,一個孤零零的泉眼要養(yǎng)活附近兩個廠區(qū)的人家,它也是蠻拼的。
年味愈淡。已是除夕,賣煙花的棚子卻還沒搭好- -要是以往,已經玩耍了許多日了。
還好家里仍有小孩,鬧著鬧著,仿佛仍有好景一般。一下子大人都可以變成小孩,包括鬧脾氣的時候。每句玩笑都帶著兩重蘊意,不過孩子又懂得什么呢,只是根本停不下來的活潑好動。
弟弟的臺燈是我曾用過的,書本也是,每個被tiang起的儀式也沒有多大區(qū)別,大人拿他尋開心的方式也基本沒變。他比起9年前的我,只是多了電腦和手機吧。互聯網是讓人根本停不下來的世界,這讓他但凡離開了網絡離開了家長就感到世界何其無聊。可是,9年前的我,在一個人孤獨時分,用了多少東西填補無人陪伴的無聊呢?
看書,玩牌,編手鏈,做紙偶,一個人對著墻打乒乓球,一個人看盡整個后山的煙火……誰知道那時候心里有多孤獨呢,又是如何開始習慣的呢,習慣于呆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攙和那些亂七八糟的紛爭,不健談,想說的話跟盆栽傾訴,面對一棵大樹或者一面紅旗想念父母……
誰教過?或許沉浸于腦海里七七八八想法的時段是這樣開始的吧。膽怯,猶疑,悲觀……它們生根發(fā)芽的土壤也大致是這樣吧。
到底是怎樣變成現在?想過好多好多遍,有比較大的一部分還是來源于龍櫻咯。接觸更多的人,以人為鏡,慢慢開始渴望變成更好的樣子,大概是這樣吧。以及,所有無條件的愛。包容。相信。還有,未錯失的,互聯網的窗口。缺一不可排名不分先后好了
所以,遇見我的你呀,要感謝他們哦。感謝所有人讓你遇見這么好的我~
然后你開始改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