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今天與朋友們在激烈討論有關“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話題,大家紛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有提出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人說:確實看中好的環(huán)境、教育等等,有條件一定要去給孩子創(chuàng)造;
有人說: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父母摸索如何更好的做父母,進而引導孩子;
有人說:從細節(jié)和行為來引導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嘮叨誰誰怎么樣,一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的救星;
有提出比較的問題:
有人說:適當?shù)谋容^可以起到激勵的作用;
有人說:一輩子都要和別人去比較,是人生悲劇的源頭;
有人說:人生不比怎么進步,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進而,討論到了階層固化的話題,大家都覺得現(xiàn)代社會階層逐漸固化,普通人越來越難往上突破,期望保持自己和孩子的階層不下滑;
是啊,這兩個話題都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起跑線,沒有比較就沒有階層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階層固化了,孩子與上層比較則輸在了起跑線上,與下層比較則妥妥的人生贏家;這些比較是人之常情;
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比較帶來的結果會使得我們朝著哪個方向發(fā)展,適當比較會促進發(fā)展,朝著自身的目標去摸索人生道路;過度比較帶來的影響確各有不同;
前段時間,看到微博上網(wǎng)友的小侄子說:父母不配擁有他這么優(yōu)秀的兒子,他覺得父母都是窮鬼,沒錢送他出國留學,沒錢給他在大城市買房子,他鍛煉身體因為父母不夠高,不想父母生二胎,坑了一個還想再坑一個。
這樣的想法太可怕,可想而知這位小侄子的生長環(huán)境;
階層固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會因此產(chǎn)生各種消極的觀念、偏激的觀念、無力絕望的觀念等等,這些觀念伴隨我們一生,伴隨一家人。
所以,別讓階層固化的觀點禁錮了我們的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階層固化并不是當今的中國才有,每朝每代都有,那么有人問什么時候才能突破階層固化呢,歷史學家分析過,歷史上階層的大清洗大都發(fā)生在“改朝換代成為權貴的那一兩代人,然后慢慢階層趨于固化,越往后越嚴重,直到下一次改朝換代”。
歷史上那么多次農(nóng)民起義,只有兩次是成功的,一是秦末劉邦,二是元末朱元璋;茫茫五千年農(nóng)民登上階級頂層的概率如此低;
階層固化在每個國家都有,英國BBC出品了《56UP》,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對開始到56歲;最后,階層得到了承襲;
這里有人可能會問,難道我們就這樣認了嗎?
當然不是,我們每個人,我們的后代,可能最后終將平凡,但是不能因為消極偏激的思想阻擋了我們能夠為之拼搏的動力,停滯不前;畢竟日子還要好好過、人生還要珍惜著走。
我們探尋適合自己的那條路,可能那條路是上升之路,可能那條路是平凡之路,但都不罔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