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
什么是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燕太子丹與賓客在易水邊白衣素冠送別刺客荊軻,荊軻的朋友高漸離亦擊筑相送,送者全都悲哀不已。于人,悲的是荊軻無論成敗都注定身亡秦宮; 于國,悲的是燕國竟然要靠一場刺殺轉(zhuǎn)圜,事成未必復(fù)興乃祖榮光,事敗必定社稷不保。眾人看景致也慘切,只說此景,實際含著人與國兩層未盡之意,這就是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
窮途末路的陰影,籠罩在易水每個人頭上。
荊軻的窮途末路,不用說了,他本不愿為刺客,被燕太子丹以美人手愛馬肝將軍頭架在火上烤,只得當(dāng)了刺客,踏上必然的死路。刺客也做得不成功——主人不信任他,懷疑他拖延時間不敢去。此時在易水的荊軻雖然還在呼吸,但現(xiàn)實和精神上全算是已經(jīng)死了。
為他奏樂送別的高漸離,此時已經(jīng)暗藏死志。荊軻刺秦,孤身赴險,哪怕勝了也注定要死在秦宮侍衛(wèi)圍攻下,他決定為好友報仇。荊軻刺秦事后,他用高妙的擊筑藝術(shù)接近秦王,后來用手里的筑擊打秦王頭部,事敗身死。荊軻注定的死亡就是他注定的死亡,這一對好友被友誼共同環(huán)抱,也甘愿被死亡的羽翼共同環(huán)抱。然而他那贏得天下之主青眼的擊筑術(shù),也和他自己的性命一起,被高漸離舍棄了。
燕太子丹,他是這場送別的主宰者,也是易水未來的主宰者。燕國社稷之重,都系在他身上。真正論政治地位,早年嬴政還有不如他的地方——嬴政是庶子的庶子,他的父親是呂不韋的奇貨,他就更是貨物。而太子丹是一國儲貳,燕國雖然不強,他可以調(diào)動一國資源,受人甘心情愿的輔佐。嬴政橫掃天下,而太子丹淪落到靠刺殺謀國的地步。兩人的才能實在差得天差地遠。就連收服刺客荊軻時,太子丹的作為也實在難以恭維。其輕信、狹隘、多疑種種,太史公頻頻點明。荊軻失敗之后,燕國被秦國攻破,燕太子丹兢兢業(yè)業(yè)的一切都告煙消云散。易水邊白衣素冠的賓客們,作為太子丹的附庸,也隨他一起敗亡。
易水送行,末路窮途,不僅是提前宣告了在場諸人的死。
荊軻的知遇,高漸離的音樂,燕太子丹主從的國運,這些他們最珍愛的事物也即將消散。
身死固然可哀,道消更加可哀。人人都懷著這樣的悲哀,人人無法明言。荊軻不能對燕太子丹控訴自己不受信任,高漸離不能對荊軻述說為他報仇的死志,燕太子丹更不能顯露對國家的憂慮。易水之會,維系至重,大家反而沒法說出什么,只好借大河澆胸中塊壘,說一聲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