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簡書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為什么說絕大多數人都是“低品質勤奮者”?》,
一句低品質勤奮者,框定了一大群日夜星辰奔波無果無望的奮斗者。我也有感同身受的場景。我們除了共鳴痛悟這漫長的心法之路,其實,在這篇文章中,還有簡單、實用、見效快的一個收獲,那就是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
如果你拋開感性,理性的再瀏覽一遍會發現,這篇文章寫的有章有法、可圈可點,完全是想練習寫作的小伙伴可模仿的范文。
今天就先拿作者寫在前面的168字導語做個小拆解,復盤一下《金字塔原理》這本書里關于導語的寫作方法。事實上,在跟作者的交流中,他也說道,的確是用金字塔原理進行了刻意的寫作訓練。
用故事核心內容開篇
導語是一篇文章的開頭,演講叫開場白,電影叫片頭,功能都一樣,就是吸引觀眾看下去。尤其是一篇文章,沒有演講和電影其他視覺效果的輔助,導語的作用更加突出。
所以導語都是用故事開始的。以一種更有讀者體驗度的方式展開。既要吸引觀眾,又要簡明扼要的概括文章內容。
用情境--沖突--疑問來組合
導語是由情境--沖突--疑問組合而成。
情境就是讀者已知的信息或熟悉的感受或場景,營造代入感,與讀者有關的信息,能夠將你鎖定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
沖突用來推動故事發展,并引發讀者問題。
以這篇文章導語為例:
寫在前面:面對時代的飛速變化,你可曾焦慮和無助?也許你見過所在的城市凌晨四點的樣子,也曾搭乘最后一班地鐵回家。然而,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累得像條狗,感覺身體被掏空,然而卻并沒有什么卵用。也許你也曾像我一樣,每天忙碌又疲憊,卻依然只是一名“低品質勤奮者”。這篇文章正是自己對于“真正的勤奮”這一話題的思考,希望有機會一同深入探討。
用情境---沖突---疑問來解構一下就非常清晰:
用這套小組合來寫導語,
是不是非常容易上手!!
快快試試吧!
簡單,實用,見效快!
最后,感謝各位閱讀我的第12篇簡書,
如果覺得有點收獲,請關注我并點喜歡,
幫助我實現第一個目標:簡書簽約作者。
我們一起成長。
END.
原創版權,轉載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