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那些寫作大咖,一出手就是爆文,寫作幾個月就能成功簽約平臺,我用了一年時間才得到簡書平臺的簽約邀請。
你說,我為什么要看你總結的經驗?比你厲害的大神多得去了。
正是因為大神太厲害了,他的經歷和經驗,未必對你有用。
剛剛被愛因斯坦叫去打橋牌的霍金霍老爺子就很厲害,肉體被封印在輪椅上幾十年,思想放飛在宇宙。
只能幾根手指和臉部肌肉能動,在電腦幫助下一分鐘能拼出幾個單詞,卻寫出好幾本銷量幾千萬、被譯成十幾種語言的科普著作。
可是這個故事真的對你有幫助嗎?
大多數(shù)人別說殘疾、漸凍癥,就是臉上長了個痘痘,就要郁悶一整天。
大多數(shù)人都會用拼音輸入法聊天,一分鐘打幾十字到上百個字,可是有幾個人出了書?
真有像霍金那樣強大的內心,做什么都不是事兒了。
所以,看那些大神的故事,不如看看身邊有沒有和自己資質差不多,起點差不多的人,他達到了什么目標,那我努點力,學學他的方法,差不多應該也能達到。
我就是很普通的一個人。
不是文科生,之前除了寫寫工作總結,評論一下別人的朋友圈抖抖機靈之外,從沒在任何平臺公開發(fā)表過文章,也許我的經驗才對你真正有用。
雞湯
很多人提起雞湯就是一臉的不屑。
文章還沒有認真看,點開瞟了一眼,又是雞湯文,關掉走人。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只要是有點正能量,鼓勵人成長的文章,很容易就被打上雞湯的標簽。
因為雞湯太泛濫了,有很多毒雞湯、加了水、變了質的雞湯,莫名其妙的捏造一個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
這種雞湯確實讓人反感,但也不能因為有這樣的變質雞湯,就全盤否定雞湯的功效。
羅永浩在人生低谷就買了一堆成功學的書籍,把自己關在出租屋里學英語。學不下去的時候,就去讀成功學的書,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后,成功應聘進入了新東方當了老師。
當初剛進平臺寫作的時候,也有一些小伙伴互相鼓勵。
那些小伙伴里面不乏有一些有才氣、有靈性的朋友,有的剛開始就寫出了爆文,被各大平臺轉載;有的幾天就拿到公眾號原創(chuàng),有的擅長寫連載小說,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慢慢更文就越來越少,直到看不見蹤跡。
我也想過放棄,這個時候我就會去翻看那些已經簽約、出書、開課的、實現(xiàn)知識變現(xiàn)的、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大咖們的“雞湯”文章,看看他們當年經歷了一些什么,看看他們的心路歷程,看看他們遇到低谷時是怎么處理的。
風雨交加的夜里,泥濘的道路,你凍得瑟瑟發(fā)抖,路邊有個閃著微光的小屋,你走了進去。
主人遞給你一碗雞湯,那種溫暖,那種味道,能讓你從身體到心里都暖暖的。你會調整好狀態(tài),背上行囊,重新上路。
雞血
喝雞湯可能是一種比喻,打雞血可是真事兒。
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現(xiàn)了一種全民為之瘋狂的雞血療法,說是能治療各種慢性疾病。從醫(yī)院到街道衛(wèi)生院,都是抱著公雞排隊的人,一時之間,“洛陽雞貴”。
打過的人會出現(xiàn)渾身燥熱,臉色紅潤,異常興奮的情況。實際上的一種應激反應,而不是真的能治什么病?,F(xiàn)在我們一般用“打雞血”來形容某人突然情緒亢奮。
有時候,會有這么一種狀態(tài)。蔫不拉幾的,啥也不想干,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提不起精神來。
這個時候就要對自己下點狠手了,給自己打打“雞血”,讓自己興奮起來。
雞血不衛(wèi)生,搞不好還會得禽流感,其實人體自帶的就有類似物質—多巴胺。
多巴胺是人體內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這種大腦里面的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覺都有關系,它傳遞的是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有句關于愛情的話說得好:荷爾蒙決定一見鐘情,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
其實這話放在完成既定目標的成長上也是一樣的。愛情需要保持新鮮感,成長也是一樣。
好多人放棄就是因為找不到當初那種感覺了,那種感覺就是多巴胺帶來的。
好多人天天喊“不忘初心”,怎么才能不忘?經常讓自己產生多巴胺就行了。
怎么才能產生多巴胺呢?
有很多方法,比如說運動,比如說甜品(這個負作用略大,回頭還要減肥),比如說看一本好書或者一部高分電影,比如說一場深入靈魂的聊天。根據你自己的愛好,總會找到幾個適合你的方法。
如果成長是一部電影,你得時不時給自己加一點“精分”的戲。一人分飾兩角,既是導師,又是學徒。
當學徒的你,想偷懶,想舒適,想放棄的時候。導師的你就要出馬了,用各種方法,產生雞血物質多巴胺,刺激一下,讓自己興奮起來,這樣才能持續(xù)前行。
如果成長是一個游戲,你既要當玩家,也要當游戲設計師。把成長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就像游戲中的小關卡。過一關就有相應的獎勵,就像游戲中的經驗值和游戲幣,以此來刺激你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支撐你玩下去。
你看那些個成功的大神,六點起床做讀書分享,日更公眾號文章,還要寫書、回答學員提問,啥時都是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都是因為他們能夠源源不斷自已生產“雞血”!
雞肉
光靠喝雞湯和打雞血想達成目標可不行,你還得吃雞肉。
雞肉是什么?就是從雞湯里撈出來的干貨—知識、技能,支撐你成長的營養(yǎng)。
不管你想完成什么目標,你必須學習和掌握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必須掌握的技能。
有本叫《羊皮卷》的書很火,是一本勵志的成功學書籍。讀了之后讓人熱血沸騰??墒侨绻悴蝗W習真正的知識和技能,就算你真的按照書上說的,每天朗讀背誦書中的段落,你也不能就自動成功。
傳銷就是這樣洗腦的,每天講些成功致富的故事,高喊口號??梢猿私棠阍趺创螂娫捊杏H友、同學來的騙術之外,不會教你真正能夠致富的技能。
有些成功學的大師也是如此,講些絕對正確的大道理。可是聽了那些個道理,就能過好我們的人生嗎?
聽一百遍不如自己動手實踐一遍,要讓那些知識真正穿透你的身體,讓那些技能成為你的肌肉記憶。就像吃下去的雞肉,被消化吸收后成了你的“肌肉”,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很多人看別人分享的干貨文章,覺得挺簡單的,看懂了,先收藏著,什么時候需要的時候再翻出來。
收藏夾越來越多,硬盤的資料越來越大,可是收藏了儲存了就是你的技能了嗎?
真正需要著急用到這些技能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看別人做的簡單,自己動手的時候,才覺得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真該平時多花點時間自己動手試一下的。
你還會發(fā)現(xiàn),別人分享的案例和你工作實踐中還是有一點差別的,可是你卻不知道怎么舉一反三。
為什么?還是因為平時沒有花時間真正去動手實踐,去消化,讓它成為你的一部分。
所以,關于成長,關于完成任何既定目標,雞湯、雞血、雞肉一個都不能少。
先是從別人熬的雞湯里獲得前進的動力;接著你得學會自己給自己打雞血,激勵自己持續(xù)前行;然后還要學習、實踐,掌握和消化完成目標所需要知識和技能,最后才能在持續(xù)行動的基礎上去完成你的目標。
總結完了,這就是我的簡書簽約之路,相信對你肯定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