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實驗》觀后感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很小的人,我自己是不敢看這種帶有詭異氣氛的電影,且對心理沖擊很大,但看了老師推薦的這部電影,我覺得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好電影。

 《死亡實驗》是基于一個真實的心理學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拍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心理學 家為了研究人類心理,公開召集幾十名志愿者參加實驗。實驗將20人隨即分為兩組,一組8人,一組12人,在一個模擬監獄中生活兩周,8人組扮演獄警,12人組扮演囚犯。實驗中,犯人必須聽從獄警,且囚犯會被剝奪一定權力,心理學家又規定了一系列紀律要求,使雙方更快進入角色。在實驗開始之前,所有的志愿者都被告知,任何一個人退出比賽或者沒有按照預定身份的規則行事,警報器就會想起,預示著試驗失敗,并且所有人得不到任何報酬,大家都是白忙一場。若是所有人都堅持下來,則可獲得巨額獎金。此外,這些被挑選出來的人還被告知所有的人都不會有人身安全的問題。因此,兩個星期的監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看似十分簡單的生活卻并不像想象中那樣順其自然。無論是"獄警"還是"

罪犯"都是不曾相識的陌生人,可是,當他們真正踏上這樣一條路之后,人的本性就開始顯露出來:由于為了能夠得到那些報酬,"罪犯"必須按照"獄警"的條規生活,如果他們不遵守,"獄警"可以采"適當的"懲罰。可是,那些"罪犯們"根本就不知道這樣的規則存在,于是矛盾產生了。"獄警們"開始慢慢地站在警察的位置來對待那些"犯人"了,由于法規和報酬的誘惑,他們把報警器供奉成了唯一斷定行為正確與否的標準:只要紅燈不亮,就代表他們對了,就代表他們可以變本加厲,以致最后有一名"罪犯"被打死。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想到,同為受試者的"罪犯們"也有尊嚴,也有不被壓迫的權利,作為囚犯的一群人起初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進行輕微的抗爭,不過在獄警開始維護自己的權力后,他們也開始適應了自己低人一等的身份,開始忍受,不去抗爭。但是一切都存在著一個度的問題,權力也是,當獄警過度使用自己的權力去滿足自己的欲望時,囚犯會意識到這種權力必須要被挑戰,暴力沖突由此開始。

其實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處在這個星球上的,要不然法律為什么要掛上天平而不用建筑吊車呢?可是偏偏有很多人,當被賦予了某種職位之后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什么事情都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擺出一種俯視的架子,以求他人臣服。殊不知這樣反而更增加了他人的反感,甚至于反抗心理。

這部影片還可以看出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力,或許一開始他們并沒有進入角色,當那些獄警穿上制服的一剎那仿佛就找到了感覺,一種趾高氣揚的態度立刻顯現出來。可見,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身份和產生了認同,會不自覺的去做與這個身份相匹配的事,就像這些被試驗人員,也會對相同身份的人接納和相對寬容,而產生團體意識,人的情緒和行為全是被這種身份認知左右的。在監獄里,暴力也是真實存在的。在獄卒平息第一次囚犯反抗之后,伯瑞斯逐漸成為獄警的領導者,他在獄卒中的權威便樹立了起來。這個在生活中滿心傷痕的實驗參與者,在經過77號的嘲弄之后,終于人性開始爆發, 當賦予他權力的時候,他的精神扭曲了。在所謂"只聽教授的"這一幌子下,掩藏著他對權力的欲望與生活的報復。當第一次懲罰囚犯的事情發生之后,確立了伯瑞斯領頭羊的地位,而其他獄警們從對囚犯的第一次嘗試性的懲罰中得到了快感,興奮不已,由此可見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控制和支配他人的欲望,這權力欲望一旦得到過滿足就像一只吃過的野獸,會對這欲望不斷的需要。事實上,我們都是很脆弱懦弱的。我們都像行進于草原上的羊,會默默的跟著走在前面的那只。就像并不是每個獄卒都是邪惡的,但是隨著暴力的發忘記自己只是實驗的參與者,失去了對現實的判斷,我們看到了每個人的另一面,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呢?當我們扮演一種新的社會角色時,起初我們可能覺得很虛假,但在設定的情境之下,我們可能很快就會忘卻我們原來的身份,投入到新的角色扮演之中。比如,我們從高中生變為大學生,我們可能對大學生會有一個定位,知道它有別于高中生的地方在哪里,我們在全新的角色扮演中可能就會越加留意,直到轉化成我們的內在行為。這種合適、恰當的角色扮演會有助于人的成長。

說實話電影中諸多情節都觸碰到了我的心靈,人性的黑暗與丑惡面貫穿了觀影全過程,直到大暴動后77號最后表現出的那點善意才讓我的心中升起了對現實社會些許的信心與希望。多少人中途想要中斷這樣的實驗,但是都成了錢的俘虜,多少慘劇都是由于一點小小的利益而導致的,14000美元的實驗報酬將最終演變為不可回旋的殘酷結局。最后犯人們的暴動才說明了權力的最終主宰其實還是人民,也許你的權力地位得到了肯定,但也不能為所欲為。人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就像事物存在引力和斥力,善惡應該可以被認為是人對不同外部變化結合自身情況后所做反應的兩種不同傾向。善成包括愛情、親情、友情在內的各種愛與情感。惡是對力量、速度、掌控力的追求使人陷入狂暴。如果我們面對這兩種情感時能夠好好衡量一下,莫讓心中的邪惡占據內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也許比想像中更邪惡 摘要:普通人也具有暗黑特質,只是在前意識的監控下未曾表露出來。人們在每天的社會生活中管理著自...
    卡波蒂迷妹閱讀 1,378評論 0 0
  • 最后一次看到有人在村里耍猴,大概得在十五年前我十歲的樣子。 耍猴兒的人一般套路特別相似,跟猴子們吵吵罵罵偶爾打上幾...
    其實我是個攝影師閱讀 274評論 0 0
  • 陽光照耀著彼岸,讓我足夠溫暖。歲月輕彈,彈落了花瓣,我一邊感嘆,一邊心顫。走過似水流年,時光充滿夢幻,我不覺人生苦...
    文山鹿閱讀 384評論 2 10
  • “你說,愛一個人是什么” “想跟她廝守到老” “還有呢” “想看到她好,過的開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我想和她吃...
    眸也閱讀 194評論 0 0
  • 人們永遠也無法改變生活,什么樣的生活都差不多。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 一部連主人公的名字都沒有...
    愛熙世界閱讀 420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