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 有效學習是提高認知,擺脫原有的價值網,認識到自己的生存結構的變化,打破文化的遮蔽性,要對自己反三觀的東西保持好奇。例如學習了相對論對 時空觀有了新認識,代替了牛頓的經典力學,閱讀《人類簡史》理解了對人是想象力的動物,閱讀《思考的快與慢》理解了人思維特點,大部分不愿意進行理性思考。有效學習的關鍵是概念,一種新認識是建立一個核心概念上,即第一性原理,如何深刻理解概念就是深刻理解理論,然后用于指導實踐,例如經濟學里的邊際效用、沉沒成本、機會成本、供求關系等。
- 刻意練習,是指掌握一種知識、理論和框架的方法,是用來提升能力和技能的辦法,其反面是在舒適區練習。例如從小就會下象棋,但就是水平一直很中庸,原因可以按萬維鋼關于刻意練習的觀點來對照,第一,只在學習區練習,第二,分解成小模塊來重復練習,第三、及時反饋(老師的作用),第四、練習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四條中一條都沒有達到,心里想的這種智商的游戲,只要聰明就夠了,下象棋好的人就是比我智商高,這其實也是認識上的誤區。相對比,大學里學跳交誼舞倒是像是有點刻意練習,一個姿勢一個姿勢練習。
兩者關系
- 形成我的認知和實踐的框架,流程上是先有效學習,然后刻意練習,這樣就能掌握新的認知。結合我學習金融投資的過程,首先進行了基本知識和理論的學習,如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財務等,也進行投資實踐,但是水平一般。分析原因,第一有效學習不夠,對概念和原理沒有學透,第二刻意練習不夠,沒有及時總結形成自己的體系。書讀了不少,課也學了很多,道理看了不少,回到現實還是變化不大,這就是問題。
怎么辦
- 先學會有效率的學習,包括預習、專注聽課和讀書以及復習總結,然后提升認知水平,像喬布斯那樣,I'm foolish,要知道自己不知道
,要終身學習。 - 刻意練習,不要待在舒適區,做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要吸收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