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決定跟著幾個朋友步行上山找虐了[捂臉]。我們8:30開始從黃山的北坡開始攀爬。憋在車里一晚上的軀體,一被釋放馬上感覺身心舒展,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氣,興沖沖的踏上沖頂之路。
路上遇到幾個挑夫,他們挑著菜、水等日用品,大概一個擔子有5.60斤。走到山頂大約得用5個多小時,挑一斤東西賺1.3元。算下來,他們一天也只能賺70元左右。這些挑夫走的很慢,每上一個臺階總要踩穩當了,才會邁下一步。順著扁擔的晃悠勁兒,將自己身上的力氣擰起來,一步一步往前走。他們的身材都比較健碩,太陽賜予了他們古銅色的肌膚,大山養育了他們寬闊的肩膀。扁擔壓在肩膀上,壓出一道深深的印痕,一根竹棍適時撐起雙肩的重擔。那肩上挑著的有老人的煙袋鍋,有妻子的新衣裳,有孩子的玩具,有一家人的熱切期盼!
我走的有點快,超過了幾個挑夫。其中一位年紀大的挑夫看我爬山的狀態笑著對我說:“慢慢走唻!莫要著忙,走的急了要累的唻!”我并沒有聽從他的勸告,而是急急的追趕前面的隊友。可是不大一會兒,我就覺得氣短胸悶,渾身像冒火一樣難受。我不得不放慢腳步,而先前被我落下的幾個挑夫又晃晃悠悠的超過了我。而我的腳步越不聽使喚,越來越緩慢,先前被透支的身體發出了無聲的抗議。無奈,我只好坐下休息一會兒。
等我終于連滾帶爬的到達山頂的時候,卻遇到了已經卸下貨物,要往回走的那個老挑夫,他沖我笑笑,好像在說:看看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挑夫們走的一點不比我們快,但他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反而到的時間比我們短。而我呢?一路上,一會兒急走,一會兒歇息,欲速則不達。
其實,人生不也是這樣嗎?不在于某一段時間走的有多快,能夠最快到達終點的往往是那些不疾不徐的人。他們能夠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獨,成就未來。
我們常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打孩子出生后就開始各種早教培養。家長的這種心態也催生了各種輔導班的產生,什么藝術類的、競技類的、知識類的……林林總總,只要能讓孩子學的一技之長,家長們不惜砸鍋賣鐵,全家總動員。孩子們呢?被逼著上各種輔導班,每天不是在上輔導班,就是在去輔導班的路上。
學校里為了升學率,為了教學成績,拼命的加班加點,把能夠壓榨的時間全部擠完。小學擠完了丟給初中,初中擠完了丟給高中,為了在高中能夠擠的更徹底,很多高中的孩子嚴重睡眠不足。功利的社會、功利的家長、功利的心態,沒有人為孩子以后的發展負責,也沒有人為孩子孩子以后的人生規劃負責。我們都太著急追趕前面的人了,太想當第一滿足我們的虛榮心,填滿我們的安全感。
到終于有一天,孩子們被過早的透支了體力,成了平庸的方仲永。等到這部分孩子到了社會上,便出現各種人格缺陷、心理缺陷。可憐的孩子們只能自己修復,一路縫縫補補自己可憐的心靈。
各位家長們,“慢慢走唻!莫要著忙,走的急了要累的唻!”我們要學習挑山工的精神,腳踏實地,步步生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