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星期我讀的書是林清玄的《情深,萬象皆深》。許多人便會遺忘,為什么你的標題是又是“人間至味是清歡”?因為這本書是林清玄的《清歡》三卷中的精選之二,而蘇軾有句詩,便是“人間有味是清歡”,我變又想起曾看過的某部電視劇就叫《人間至味是清歡》。雖沒什么關系,但仍引為此次讀后感的標題,因為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和情感,以這個標題很符。
? ? 小時不識林清玄,一直認為他是臺灣的女作家。只是高中接觸到他的一本書,才知道他是一個男作家。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學之路,30歲前就已經得遍了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催^他的書的人,或是了解他的人,便知他是信仰佛教的。他許多的作品都如他的名字一般清,一般玄。在他的文章中,你會讀到許多佛經,菩提……這也是與他個人有著密切關系的。
? ? ? “如果在美麗的地方,不能看見一朵花,一株草,一抹浮云,一發遠山又如何看見佛的殿堂呢?
? ? ? 若有明慧的眼睛,有清淳的覺受,在處處,皆有菩薩的慈悲智慧在焉!
? ? ? 我欲奔行千里,去追尋佛的智慧;我也愿就在站立的地方蹲下來,來體會一株草的莊嚴!”我寫下作者在詩中所寫的一段優美文字,是想說的是優美的文字,感人的文章不會是出自于你的絞盡腦汁,我應該是出自于你的平凡生活。這本書便是如此,文章的內容,如那株小草一樣平凡而又莊嚴。每一篇散文從一個物象出發。小到一株小草,一只螞蟻,大到明日星辰,實有大雁塔,虛幻有如夢,更有一個個佛學故事來點綴……萬象皆有情,我們若是用心去體悟,就能看到作者眼中的世界亦或是說他心中所構筑的世界。
? ? ? 跟隨作者林清玄的淡淡筆調,空靈而有詩意的風格。我說獲得不僅僅是那些滿含哲理的語句,還有一種內心的清凈。
? ? ? 他曾寫下:人生,不就是這樣偶然的嗎?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只是忘了自己的舊精魂罷了。”《僧圓澤傳》這是大文學家蘇軾東坡所寫,這是一個浪漫的傳說,卻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他說寫朋友的真情,寫人的本性,寫生命的精魂,經歷兩世而不改變,而文中便寫圓澤禪師師和李媛的故事,“三生石”便從中來,可真有三生石嗎?轉世輪回真的存在嗎?前世的我們會是怎樣的?如果人人能記得自己的前世,我們是否愿意選擇記得。這一切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如果是我,我寧愿相信輪回的存在,很久之后的未來,也許會有下一次的我,但我愿意選擇遺忘前一世,因為每一次的生命的誕生都意味著一次新生。沒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輪回的束縛?!罢麄€世界都在輪回,我們看不見云了,不代表云消失了,是因為云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代表沒有月亮了,而是它運行到背面去了。不是你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本性)是不變的,但岸(身體)在變,風景(經歷)就隨之不同了?!边@是林清玄對輪回譬喻,我覺得甚是優美!
? ? 林清玄的文字樸實無華,卻表達了最真摯動人的情感。他在描寫為父親辦喪事之事時,沒有什么渲染烘托,矯揉造作,就是用最平實的語言來說,作為兒子在說著他與父親的事,讓我讀著讀著便覺得鼻酸;都說寵物和主人長得日益相像,買貓頭鷹的小范最后面木盒貓頭鷹亦十分相似。人們也常說相由心生,小販心里想著抓更多的貓頭鷹,日思夜想,所以才變成和貓頭鷹相像吧!巴拉達國王也是對小鹿日思夜想,最后自己成為了一頭鹿……賣鷹者雖可恨,但他或許只是被生活重壓下一個可憐之人罷了……
? ? ? 讀著這本書,就如跟著作者的步伐體驗者在細微的愛里,看到高僧的眼淚,彩虹汗珠,感受著只手之聲,憂傷之雨,蓮瓣之不朽。說實話,這本書我并沒有讀完,因為我想細細品嘗它的春夏秋冬,它的喜怒哀樂。我不想只用一周的時間去讀它,而更想用更長的時間去品它。
? ? ? 每一朵落花,都香過,美過,都與蜂蝶相會過!當我們的心靜下來,煩惱喧嘩仿佛生命中的污泥,但我們也等待著,或者會有一朵蓮花,一些清淳的智慧,從無名的,未名的角落,升起!佛廟給我的印象就是在深山中,遠離塵囂之地,僧侶念經打坐,青燈古佛相伴,這對于他們便是清歡,而我們呢?何謂清歡?我在這本書中便找尋了答案,不必過著遠離喧囂的城市,歸隱于山林,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消極避世。而是少些熱鬧,多些淡然;少些虛偽,多些真情。能與相愛之人,相親之人看著潮起潮落,云卷云舒,這不就是人間至味的清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