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
2月24日凌晨。
俄羅斯總統普京授權在頓巴斯展開軍事行動,烏克蘭風云突變。
年底。
12月8日。
俄烏之戰還沒停止的跡象。
①
俄羅斯“獅子搏兔”?
▽
2月21日。
俄烏之戰前兩天。
普京簽署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總統令,并簽署俄羅斯與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2月28日。
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局發表聲明。
宣布對于36個國家關閉領空,其中包括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所有歐盟國家,還有英國,名單里還有此前對俄關閉領空的加拿大,沒有美國。
7月12日。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稱:
美國政府下設機構歐洲安全與合作委員會(也稱為赫爾辛基委員會)提議將俄羅斯“肢解”成17塊。
俄羅斯共和國、科米、烏拉爾共和國、西伯利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阿爾泰、圖瓦、布里亞特、遠東共和國、北高加索聯邦、摩爾達維亞、楚瓦什、馬里埃爾、韃靼斯坦、巴什科爾托斯坦、卡爾梅克、烏德穆爾特。
7月22日。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簽署“烏克蘭糧食安全運輸倡議”。
根據協議文本。
該糧食協議有效期為120天,可以延期。
9月6日。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見泰國外長敦·巴穆威奈時。
譴責西方沒有履行7月簽署的協議內容,讓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暢通無阻地進入世界市場。
9月7日。
普京在東方經濟論壇全會上發表講話。
指責黑海運糧協議是“另一種厚顏無恥的騙局”,當初的目標并沒有實現。
9月23日至27日。
烏克蘭四地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開始舉行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公投。
9月27日。
根據當地選舉委員會當晚公布的投票結果。
四地選民對于加入俄羅斯聯邦的贊成率分別為:頓涅茨克99.23%,盧甘斯克98.42%,扎波羅熱93.11%,赫爾松87.05%。
9月29日。
普京簽署兩項法令,分別承認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為“獨立領土”。
9月30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等四地入俄條約簽署儀式上發表講話稱。
當年蘇聯解體使得烏東四地民眾與祖國隔絕,如今“終于團聚”,同時強調蘇聯已經成為過去,俄羅斯聯邦不會尋求重返蘇聯體制。
10月13日。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根納季·加季洛夫表示。
由于自今年7月俄烏簽署恢復黑海運糧通道協議以來,西方一直未能履約,針對俄羅斯糧食和化肥出口的制裁始終沒有撤銷。如果接下來相關制裁仍不撤銷,俄方準備在下個月拒絕續簽該協議。
10月26日。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在社交媒體公開指責烏克蘭“已被北約占領”并已淪為“美國的殖民地”,甚至喪失了作為一個國家存在的能力。
11月30日。
俄羅斯一處油庫遭烏克蘭策劃的無人機襲擊,火勢蔓延4000平方米。
12月2日。
“棱鏡門”曝光者、素有美國“吹哨人”之稱的愛德華·斯諾登,宣誓成為俄羅斯公民,并獲得了俄羅斯護照。
自2013年起。
斯諾登一直生活在俄羅斯。
12月5日。
俄境內另外兩座軍用機場遭無人機襲擊,造成多人死傷。
12月6日。
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一座機場遭空襲后起火。
同一天。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爆料說。
烏克蘭方面沒有正式宣布對俄近日遭受的襲擊事件負責,而且一直故意含糊其辭。
但一名烏克蘭高級官員當天透露。
這三起襲擊都是由烏克蘭無人機實施的。
12月7日。
普京在與公民社會發展與人權委員會成員舉行視頻會議中表示。
世界發生核戰爭的威脅正日益加劇,俄羅斯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核武器視為自身防衛手段。
②
烏克蘭“一戰到底”?
▽
2022年2月24日。
烏克蘭駐日本大使館開始連發推特。
懇請網民眾籌支援烏克蘭,并公布了多個籌款銀行賬戶。結果確實有不少日本網民紛紛表示會捐款,許多人還上傳了匯款截圖與照片。
7月10日。
據英國《泰晤士報》獨家報道。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透露,烏克蘭有一支裝備西方武器的百萬大軍,準備從俄羅斯手中收服南部領土。他同時呼吁西方國家加大對烏武器援助。
10月3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視頻講話中稱。
烏克蘭第一夫人埃琳娜及其烏方代表當天前往了土耳其,“在埃琳娜的見證下,土耳其為烏克蘭建造的第一艘護衛艦正式下水。”
10月25日。
烏克蘭宣布已研制出可打擊俄羅斯的新型軍用無人機,部分激進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甚至叫囂,烏方可動用2.5萬架無人機“痛擊俄羅斯”。
同一時間。
俄羅斯開始對烏克蘭的關鍵能源基礎設施實施導彈打擊。
俄國防部表示。
這些打擊旨在削弱基輔方面將士兵和美國及其盟友提供的武器裝備通過鐵路運送到戰場的能力。
11月7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中稱。
國際社會應“迫使俄羅斯進行真正的和平談判”。
11月13日。
烏克蘭首席談判代表戴維·阿拉卡米亞表示。
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重新開始。
11月23日。
烏克蘭能源部發表聲明稱。
當天導彈襲擊造成烏克蘭國內所有核電站以及大多數火力和水力發電站暫時停機,輸電設施也遭到破壞。
烏克蘭全國各地的絕大多數用戶遭遇斷電。
12月5日。
烏克蘭深入俄境內700公里,轟炸嚴密防守的戰略轟炸機機場.
12月7日。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市長維塔利 · 克利奇科警告稱。
如果俄羅斯繼續對關鍵基礎設施實施打擊,基輔今年冬季可能出現 " 末日 " 情景,他表示,基輔居民現在沒有必要撤離,但他們應該做好撤離準備。
12月8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
目前烏克蘭還無法完全恢復國內的電力供應系統,仍然需要時間來進行修復。因此大部分地區和居民點仍將繼續實行輪流停電制度。
與此同時。
繼澤連斯基向普京提出“和談5大條件”、“10大條件”之后,一名烏政客突然列出4大條件:
1、從烏境內撤軍。
2、支付戰爭賠款。
3、審判所有戰爭犯,并自愿接受制裁。
4、交出所有核武器。
③
美國幫歐盟“斷氣”?
▽
2月25日。
據此前CNN消息。
拜登已指示國務卿布林肯立即向烏克蘭提供6億美元援助,其中3.5億美元用于國防需求。
3月14日。
觀察者網統計俄烏沖突以來西方國家和地區對烏克蘭進行的軍事援助
3月25日。
拜登政府發布聲明稱。
將與國際伙伴合作,在今年向歐洲伙伴提供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以解決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問題。
3月28日。
美國原油交易員透露。
俄烏軍事沖突爆發后,美國原油出口量明顯攀升,原本運往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倉儲中心的國內原油現在正經由墨西哥灣沿岸出口。
8月16日。
拜登簽署了總價值為7500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
《通脹削減法案》出臺后。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同樣批評美國的扶持政策“過分”了,這等同于“從歐洲搜刮投資”。
德國總理朔爾茨更是發出警告稱,美方做法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關稅戰”。
9月2日。
七國集團(G7)和歐盟接連表態,決定對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品實施限價,再度升高了能源局勢的緊張。
9月3日。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技術故障為由,宣布“完全停止”“北溪-1”號管道天然氣運輸,并沒有提及恢復供應的時間。
9月26日。
丹麥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發現一個泄漏點,之后“北溪-1”管道又發現兩個泄漏點,分別位于丹麥和瑞典附近水域。
12月5日。
西方國家同時打出了兩個“大招”:
歐盟對海上進口的俄羅斯石油禁令,當日正式生效;
同一天。
歐盟、G7集團和澳大利亞禁止為價格超過每桶60美元的俄羅斯石油提供保險和航運服務。
12月1日。
美軍使用54輛油罐車將其盜運的石油運往美軍位于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12月3日。
據美國國家評論周刊消息。
美國雷神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雷格海耶斯在面對媒體時表示在戰爭的前10個月中,美國的武備庫存消耗的非常快,美國生產13年的毒刺單兵防空導彈產量和5年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已經被消耗了。
他還表示。
目前已經和合作伙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每個月400套的產量生產標槍導彈,但是烏克蘭戰事造成的巨大消耗依然無法彌補的。
12月6日。
據路透社報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公開表態。
美國既沒有允許也沒有鼓勵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發動襲擊。
同一天。
美國在敘利亞非法駐軍使用66輛油罐車,滿載從敘東北部油田盜取的石油,通過馬哈茂迪非法過境點運往伊拉克北部地區。
12月7日。
《時代》雜志當天宣布。
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精神”評為該雜志2022年年度人物,以表彰烏克蘭在面對俄羅斯“入侵”時展現出的精神。
雖然歐洲陷入了能源危機。
烏克蘭被徹底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但至少。
美國人大發“戰爭財”。
澤連斯基作為“演員”終于被派發了“勛章”。
最后。
我們再聊幾句。
澤連斯基也就算了,他確實貢獻了世界級的表演。
但這烏克蘭精神又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