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肉肉,堅信個人的力量能帶給身邊的人無窮的能量。勵志堅持寫作,將肉肉的成長和正向積極的人生態度分享給身邊的朋友,賦能朋友圈。這是我的原創文章第13篇。
———————————————————
原生家庭,帶給我最根深蒂固的思考和人生價值觀。不喜歡花言巧語油嘴滑舌的性格人物,重情重義的品格,希望給孩子一個有愛陪伴的美好童年......
美人是我的第一個孩子,2012年出生至今,我認為自己是真的有全身心付出去陪伴和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一周歲開始,就已經訂制了套系的早教課程一起陪伴孩子學習和成長,而在當時,我也考察了金寶貝等等優質的早教機構,而讓我深思的除了經費上的差異,我更懷疑自己把孩子的教育期望是真的寄望于機構,還是想保留給家庭本身?自己的童年其實已經覺得有很多遺憾,自己最知道孩子最期待的是和父母在一起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愛,所以最終我還是選擇和孩子在家學習成長。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付出自己所有的愛,在行為層,卻經常把愛扭曲了,讓教育變成了填鴨式和控制型的教育。
今天聽了《養育女孩》,這是我第4遍聽這本書,實體書我并沒有完整看完,而聽到“教育不是裝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這句話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反思自己的行為,放肆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就如現在正在每個打字的瞬間,我都還在愧疚。因為時時刻刻都體現于想要控制孩子,給予孩子很多自己成人的思維模式,沒有讓孩子在成長的階段真正有動力去發掘和綻放。
美國研究青春期的頂級專家彼得·本森的火花理論非常有用,他認為所有的青少年兒童都具有某種火苗,他將火苗分為三類:
----天賦(如寫作、繪畫)
----性格(勇氣、同理心)
----承擔某種任務(如保護大自然)
孩子們能從中得到巨大的快樂,父母的任務就是發現和強化孩子的火花,這些火花能夠讓孩子們在學校表現的更快樂、自信和健康。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成長的階段,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空間,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在說每一句話,做每一次溝通前,也需要有凡事提前準備的思考和停頓,當孩子有動手、思考、創造、德行、責任等等的思維和行為,允許孩子從錯誤中成長,應該在孩子做對的時候給予正面的反饋和鼓勵,并傳遞自己的感受、共情、認可、同理心?!恫缓鸩唤小分刑岬?,當你開始決定改變的時候,就是送給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禮物。我期待我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