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主要是飲食習慣以及連帶的身體習慣,以及信念系統。
有人可能會說是中西方人的體質差異。我覺得有一定可能性,但關聯性不大。
例證一:首先作為類似體質的東亞國家,日本韓國,雖然他們也有中醫,漢方,漢醫這樣的東西,也會告誡人們某些情況下多喝熱的少喝冷的,但是他們多少都比較習慣喝冷水。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人也都是喝涼水習以為常的。南亞的印度等國就更不用說了。沒聽說他們從小喝涼水喝壞過。
例證二:歐美國家有從中國領養孩子的習慣,而且以女孩居多。這些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孩子,沒聽說誰喝喝冷水就拉肚子,喝到最后身體垮掉的。也沒聽說這些華裔女孩子喝冷水最后都痛經啊,體寒啊,生不了孩子什么的。
有人說是從小的飲食結構不同,比如西方人從小牛肉牛奶,大葷大肉的,所以他們身體耐受比我們好。我覺得未必。
例證:因為歐美國家不少人吃素,或者吃純素,也會按純素喂養下一代。而這些純素成長起來的人,也是從小就喝冷水,甚至冰水,也沒聽說誰就喝的體弱多病的。
最好能找到這樣的樣本:出生在中國,從小被歐美國家的家庭領養,從小按純素喂養,看看他們對生冷食物的適應程度。如果沒有問題,那么就可以排除所謂體質,所謂飲食結構的理論。
以及這樣的樣本,非亞裔(最好其族裔的人民都習慣吃喝生冷的),從小在中國長大(最好有中國養父母),接受中國式飲食文化和健康理念,吃熱的喝熱的。再看看這樣的人長大以后,是否能適應吃喝生冷的食物。如果不能,則排除了所謂體質差異,更多印證的是習慣,是信念。
我個人覺得,就是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習慣,導致我們比較適應喝熱水吃熱食的生活方式。如果改變,身體會覺得難以承受。另一個就是信念系統,我們從出生就耳濡目染,就浸潤其中的,深信不疑,深入骨髓的理念,吃喝生冷的東西會損傷身體,會對健康有害,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