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參考的是錢穆的《論語新解》以及傅佩榮的《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綠窗幽夢參考的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編會每天推送一則論語,與大家一起學習《論語》。歡迎大家關注,并一起學習《論語》。大家如果對每日的論語學習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討論。
今天學習《論語》泰伯篇第六則。
1、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2、譯文
錢穆白話試譯
曾子說:“可以把六尺的孤兒托付他,可以把百里的政令寄放于他,臨到大關節處,搖奪不了他,這等人,可稱君子了吧!真可算得君子了!”
傅佩榮注解
曾子說:“可以把年少的孤兒托給他照顧,可以把國家的命脈交給他負責,遇到重大變故也不能使他放棄操守;這種人稱得上是君子嗎?這種人是君子啊!”
古代認為兩歲半長高一尺(二十三厘米),六尺為十五歲。六尺相當于今日的一百三十八厘米,指尚未成年者。古人的個子不高,大概是因為營養不良或體質不佳,反觀現代年輕人體形都比較高大。
“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確不容易做到!由此可見,君子不僅是有德之人,還必須兼具能力與節操,不能只是高談心性而已。
本章是曾子對“君子”概念的體認,明確地顯示了君子具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堅定不移的意志以及卓越的處事能力。
3、綠窗幽夢學習心得
這一則,列舉了君子的一系列表象行為:可以讓人將年齡小的孤兒放心托付給他,也可以讓百里之內人民的身家性命寄望于他,在重要關頭仍然不更改節操、不屈服于惡勢力。作為君子,往小了說,可以挽救或照顧一個人,往大了說,可以為民眾提供庇護。君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能做到這一切,想來更重要的還是有一顆誠意、仁愛、剛正的心。
4、弘丹學習心得
在這一段中,曾子解釋了自己所認為的君子是什么樣的。他舉了三個特質:可以把六尺的孤兒托付他,可以把百里的政令寄放于他,臨到大關節處,搖奪不了他。第一點,可以把六尺孤兒托付給他,說明這個人很可靠,是值得托付的人。第二,可以把百里的政令寄放于他,說明他有能力,可以領導一方百姓,也可以獲得百姓的擁護。第三,遇到重大變故也不能使他放棄操守,說明他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而且有一定的抗壓能力,不容易被困難打倒。
在《論語》中,我們經常看到君子這個詞,君子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指立志成為“大人”的過程。
本章是曾子對“君子”概念的體認,明確地顯示了君子具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堅定不移的意志以及卓越的處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