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讀最好的書,走成長最快的路,龍兄老師好,凌兒教練好,直播間里的小伙伴們,大家好,我是講書人奕和,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本新的著作叫《父母的覺醒》,一起來談一個話題,作為父母如何從孩子的身上去獲得學習以及達到自己靈性意識的覺醒。首先來了解一下本書的作者薩巴瑞,來自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博士。在這部著作當中,她既結合了自己的專業臨床心理學,更重要的是從一個靈性覺醒的高度上,在面臨孩子的靈性養育過程中,到底父母扮演怎么的一個角色。因為整部著作叫《父母的覺醒》,那么覺醒首先意味著,你作為父母是否對所經歷的一切事物能夠保持清醒,并且能夠去按照現實的本來面目去接受他,去應對他,而且不妄圖去控制或者是改變事情的結果。在養育的過程當中,父母如何能夠去尊重孩子的天性。如何能夠去依從孩子的本性,并且接納孩子的本真?所以說,父母的覺醒和改變,是家庭教育的真正開始。
我們常說,要養育優秀的孩子,首先要成為優秀的父母。有很多家長總會面臨這些困惑:不是不想成為優秀的父母,但總是找不到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很叛逆,不知道該如何與他相處;孩子犯了錯也不愿聽我教導,而且總是惹我生氣……父母們,有這些困惑嗎?有的打個同在。
本書的作者薩巴瑞博士指出,這些問題都源于一個情緒——“自負欲”。因為父母有自負欲,所以無法與孩子正常交流溝通,更難以確立平等互助的親子關系。也正是因為自負欲,導致孩子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教誨,才會產生逆心態,甚至引發更嚴重的情緒問題。所以,解除自負欲,是每個父母覺醒的必經之路。接下來我會通過三天的時間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本書的精華內容,幫助你安頓好自己的身心,從而與孩子共同成長。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個話題就是解除自負欲,找到真實的自己,做覺醒父母。在正式講解如何覺醒之前,先向各位父母做一個小調查,以下話語會不會出現在你與孩子的對話中。“如果我是你,我會這樣做……”“我不喜歡你做這些事……”“不許哭!”“不要害怕!”“如果你這樣做,我就會生氣!”有沒有你們的對話模式,有的打個同在。
如果你經常對孩子說這些話,那就要注意了,你很有可能已經陷入了“自負感”之中。如果父母在養育的過程當中,能夠去放下對孩子的諸多要求,萬般期待,能夠去放棄自己的虛榮心。比如在親戚朋友面前去炫耀,我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樣,去跟別人家的孩子做競爭做比較,希望我的孩子要么上清華北大,要么進世界500強,要么娶一個名門望族,要么嫁一個成龍快婿,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把自己過重的這些期待和要求強壓在孩子的身上。比如如果我自己沒有考清華北大,好不容易培養個娃,對吧,我不能讓他重蹈覆轍,我就得把我未完成的一些夢想,心愿,我認為什么東西好,我就希望把這個好的東西強加在我的孩子身上,也希望他能夠抵達這樣完美的高目標,讓他去實現我未盡的夢想。有同款父母嗎?有的在評論區打一個覺醒父母。
所以往往家長們會把自己的意愿,需求,期待,條件,未滿足的愿望,認為好的,認為成功和幸福的標準定義,哪些事情代表著成功的人生,父母們也會把這一系列的去強加到孩子的身上。這絕對不是說因為不夠愛他們,而恰恰是由于我們缺乏一種為人父母的覺醒的意識。以上的通通都是父母尚未覺醒的表現。我也想請現在正在收看直播的小伙伴很誠懇的,如果有以上的其中一種的表現,你就敲個一,全重的,你就打個全重。
所以你會發現,父母在養育娃的過程當中,其實是在干什么?是在找自己,是怎么樣做自己,怎么樣認識自我活出自我的過程。那對于父母而言,如何去完成一個真實的自我?給大家講個故事。一個女人長得很丑,早晨起來跑到鏡子前一看:“天哪!這么丑的女人能看嗎?”她拿起一個東西,“啪”,就把鏡子砸碎了,心里就舒服了,這個丑女人終于不見了!當她換到另一個地方,又看到一面鏡子,就想:“討厭,這可惡的丑女人怎么像妖怪一樣,總跟著我呢?”于是她又拿起一個東西砸過去,鏡子“咣當”一聲響,里面的丑女人又消失了。然后這個女人繼續到別的地方,又看到一塊鏡子,又繼續去砸……請問她這樣砸下去,要砸多久呢?能砸完嗎?你們說,這個女人老是在鏡子中看見丑八怪,什么原因呢?太簡單了,就因為自己太丑了!砸鏡子能解決嗎?解決不了要怎么做呢?把自己梳妝一下,打扮一下,變得漂亮一些,不就可以了。所以說,別想著找孩子的問題,別做那個只砸鏡子的人,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自己,做回真實的自己。從這一點上,我感覺堅持星球太好了,父母可以上21天訓練營,孩子有勇敢少年訓練營,還有超未領袖營,家庭同修,其樂融融。也就是說,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的自我療愈,父母的自我超越,可以說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家。
如何成為一個智慧的父母呢?接下來,來講解決方案,怎么辦?在父母去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接納將是一個關鍵,如何去接納孩子?你接納孩子的程度跟你接納自己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你越欣賞自己,你就會越欣賞孩子,你越接納自己,就越接納孩子,你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做不到,你就會越允許你家的孩子,你越欣賞贊嘆自己,你也將會越欣賞贊嘆你家的孩子。你會發現父母跟孩子的關系是什么?是原件和復印件的關系,父母是投影源,而孩子只不過是我們把自己很多未盡的夢想,未完成的愿望,把我們的需求,把我們的期待,把我們的欲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投射到他那里去。所以我們才是所有錯誤和問題的投影源。如果你得到的復印件上面,你覺得有不完美的地方,有錯誤,有問題,那你是修改復印件還是修改原件?那一定是先回到原件,去做出一個表率和典范的作用,從而帶給孩子一些言傳身教的正面積極的影響力。所以一定是先修改原件,然后復印件緊跟著會改變,一定是先修改我們的投影源,孩子那里才會是得到改變的。
所以說,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復印機,孩子是復印件,復印件有問題,怎么解決,相信智慧的父母心里自己有答案了。
在書中,作者提供了一種幫助我們客觀看待生活,認清自我內心變化的方法,就是寫日記。每天騰出些時間,自由地、聯想式地撰寫。記錄當時流淌出的意識,這樣的寫作能夠消除心頭的自負感。看著自己的念頭躍然紙上,我們就可以將自己的身份同思想分割開來,逐漸看到生活的本質。除了寫日記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靜坐、獨處來實現覺醒,每天花一點時間,閉上眼睛,排除雜念,將一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我是怎么做的呢?我每天會花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靜坐冥想,也在和小伙伴們的一起踐行日行一善,每日覺察。方法很簡單,分享給大家,日行一善就是每天捐一塊錢,紅包封面寫上你要覺察的內容。每日覺察寫:今日成長,今日反思,今日感恩,這也是今天留給大家的作業,如果孩子愿意,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寫,我家孩子現在每天寫,今日成長,學到了什么,今日反思,哪里需要精進,今日感恩,感恩老師等等。
方法有很多,寫日記,靜坐冥想,獨處,每日覺察,日行一善。你愿意用哪一種,你說了算,關鍵點是用起來,方法有用嗎?用了就有用,沒用就沒用。讓我們一起踐行每日覺察,讓自我覺醒,做智慧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以上是今天的內容,感謝大家給我一次服務的機會,明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父母的覺醒》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幫助孩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