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體的作用
今天在2班講地圖的閱讀,在3班上地球公轉的第二小節。
地圖的閱讀這一內容。地圖有三大要素:方向、圖例、比例尺。其中圖例很簡單,通過一分鐘的速記,絕大多數同學都能準確的說出圖例的內涵。提到比例尺時,同學們都在下面說我們是在學數學嗎?我們都學過了,在六年級的時候……都會了嗎?會!好,聽到你們都說會我很開心,那么我們下面就一起來比較一下……總體而言,有了數學的基礎這節課的內容很少也很簡單。
今天的我再一次感受了我的天堂班和地獄班。感觸良多……
2班今天課堂氛圍很不錯,每個同學都精神抖擻的,眼睛炯炯有神。有一個同學睡覺,由于她在角落里我沒有發現。課前我與同學們分享了這兩天的天氣變化,簡單的解釋了鋒與鋒面的相關知識。同學們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我一直和他們說,如果你在學完了第一第二小節就下定義地理沒有用,地理其實與生活密切相關。比如說這兩天急劇的氣溫變化……
3班的課堂氛圍卻完全相反。課前靜候之前我察覺到了部分,于是在他們靜候的時間維持了一下紀律,而后開始上課。但在上課伊始,他們就沒什么精神。于是我用老方法,但似乎一個方法用多了就沒有了效果。3班今天的學習內容是地球公轉第二小結,可能內容比較難,我講的不夠生動。總的來說,一節課我都在維持紀律。而有問題的也還是同一個——課上講閑話。當我在課堂上或ppt中呈現一些東西,總是有那么幾個同學直接插嘴,說一些有的沒的。我多次強調上課要舉手無果,多次在吵鬧時要求他們集中精神,無果。甚至我發現,3班的多數同學其實并沒有參與進來……上課集體討論總是那么幾位同學回應,舉手回答問題也總是那么幾位,而在這幾位同學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可能就處于放空狀態,至于是否真正在思考,是否真的掌握?答案顯然是no.但許多時候我也沒有辦法,不可能所有的問題都采用個別個別提問的方式,總不能每次都去理會那些閑話……朱老師說要鼓勵不說話的同學說話,必要時點名回答。對于上課總是插話的同學課后可以私下交流,說困難的問題留給你們,簡單的問題留給其他同學。下次我會嘗試一下,也會在上課之初就說明我將重點關注那些上課不說話,不思考,從來不回答問題的同學??纯葱Ч绾巍J媚恳源?/p>
這兩個班級的課堂氛圍差異在我看來是班集體的原因。就單個愛學習的同學而言,在班級氛圍好的集體中,大家相互傳遞正能量,集體打起精神好好上課,積極參與,爭先恐后的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而在班級氛圍不好的集體中,即使是同樣的課堂、同樣的老師、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收獲的效果卻遠遠差于班級氛圍好的班級。老師在這樣的課堂中總是花費很多時間在維持課堂的紀律,形成惡性循環。班集體就是一個典型的”場“。對于場依存的個體,處于怎樣的一個集體之中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個體的學習。而對于場獨立的個體1,影響可能會小一些,但不代表沒有。且在現代教育氛圍下,除非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多數的孩子都是場依存的類型。談到這里,我想起了班主任。
班主任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毫不夸張的說,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所在。在中國,班主任管的太多、太廣,寄宿制學校就更厲害了。2班的班主任做得很好,她會在每一次中午午休后來到教室,監督孩子們起來做好上課準備。這點做法我認為很值得學習,雖然看起來似乎管的很死,但傳遞出一種信息,就是你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做好事,在應該做好上課準備的時候做好上課準備,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樣……看似簡單,其實卻很難做到的一件事在班主任的監督下漸漸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