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諸子百家盛行的年代就有關(guān)于人性善惡的爭辯,荀子說“人性本惡”,而孟子說“人性本善”。儒家學者為執(zhí)政者教化萬民,大肆鼓吹“性本善”之說,甚至將其編入了幼兒的入門教材《三字經(jīng)》。原先我也是覺得善與惡中我必選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越來越豐富,卻越是覺得先人荀子說的更有道理。
求學期間,我迷上了一部美劇《吸血鬼日記》,里面有吸血鬼、狼人和女巫。起初,追看的時候覺得主演的顏值很高,漸漸的覺得劇情很吸引人,越往后看覺得自己最喜歡的場景就是吸血鬼扭斷他人的脖子、狼人化身為狼時撲向獵人以及女巫默念咒語揮手時吸血鬼和狼人痛苦的樣子。并不是我有多血腥,也不是我骨子里有什么暴力傾向,而是有的時候碰到的一些可恥的人真的就想著能照著吸血鬼i、狼人和女巫的樣子把他們給處置了算了。可是,理智或者說行為準則在告訴我,不能這樣隨意處置別人的生命。其實,我一直覺得美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在他們那里,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都允許佩槍。老爸說,如果我國也開放槍支的管理準會亂套,因為,我們的國度從家國天下到人民自治的過渡期太短,還有許多人未經(jīng)教化仍殘存了許多的舊思想,草菅人命。他說,或許要再過幾十或者上百年才能完整消除這些影響,公德心和行為準則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前些年很火的“中國式過馬路”和”老人過馬路無人扶“就是例證。當然,社會在進步,公益活動及社會互助正在凈化著勞苦大眾的思想,犯罪案件正逐步減少,生活越來越美好啦!
還有另一個關(guān)于”人之初,性本惡“的例證是我在養(yǎng)育女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算是在實踐中得出的真理。孩子剛剛大一點大概六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了,想要玩玩具,你要是不給她就會哭,達到目的就笑。孩子一歲多的時候雖然沒有斷奶,白天一般是不喂奶的,只有晚上睡覺前和清晨才會喂奶。孩子白天吃飯需要嚼比較費勁,就吵著鬧著要喝奶。我有點心疼不知道該怎么辦,有時也會遷就她。那日奶奶在家,又聽到孩子在吵著要喝奶,奶奶便告訴她不準喝,孩子怎么會聽呢?于是兩人開始斗法,小丫頭的做法是堅持自己訴求,奶奶則是直接使用武力鎮(zhèn)壓。小丫頭說吃奶,奶奶就打我,一連幾次下來,小丫頭不行了,看著奶奶打媽媽傷心得不要不要的,再也不敢在白天提喝奶的事。到了下午實在是奶癮犯了就只說去睡覺。看吧,一點點大的小丫頭就知道欺軟怕硬,知道怎么動腦筋去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是什么”人之初,性本善“,這壓根就是謬論。
其實,我想不明白為什么不肯承認“性本惡”,咱們不就是因為跟動物一樣趨利避害嘛,本能而已。所以,與動物不同的人類文明就是要對抗本能,將社群的秩序更好的維護起來呀。實在沒有什么需要避諱的。
#4263—蔓菁—會飛的李蘿卜#橙子學院碼字島第8篇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