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家屬和患者來說很重要的事,是隨訪。
治療結束后,很多人覺得沒事了,或者是不愿意再回到醫院,也不和醫生聯系。
這是完全錯誤的。
但其實隨訪和治療同等重要。
癌癥是一種慢性病,它的治療和康復都是一個系統和長期的工程,尤其是肺癌,它的復發率比較高。
因此即使臨床治愈了,也需要定期回醫院進行常規的檢查。
如果隨訪一切順利,那大家更放心,如果發現了身體的問題,也能及早地發現,及早處理,把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
隨訪的方案是因人而異的,與患者所患癌癥的類型、治療的過程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都有關系。
一般來說,在治療結束后的初期,每隔三個月就應該回到醫院做一次檢查。
隨著身體的康復,可以慢慢減為六個月一次,每年一次,直到幾年一次。
隨訪理想狀態下應該選擇主治醫生,因為他最熟悉你的病情。
但如果條件不允許,比如說你是在很遠的地方做的治療,那你可以就近選擇你自己信任的專業醫生,進行隨訪。
如果換了醫生,建議提前找自己的主治醫生,要一份治療總結,隨訪的時候把這份總結帶著,里面寫好確診癌癥的時間,癌癥的類型和分期分型,基因檢測報告、免疫檢測報告,包括手術的細節、放療的部位和總劑量、化療藥物的名稱和劑量等等。
這樣的細致準備,可以幫助你和醫生節約很多的時間,避免誤解。
當你和隨訪醫生會面的時候,一定要坦然地告訴他,你遇到的任何身體或者心理的問題。
千萬不要隱瞞,也不要自己去判斷這件事重不重要,因為任何的癥狀都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