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記總目錄 << **
法蘭克福(Frankfurt) 的正式全名其實是“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因為德國還有另一個城市叫 “奧得河畔的法蘭克福”),它位于德國中西部的黑森州,處在萊茵河中部支流美茵河的下游。
法蘭克福是德國第五大城市,擁有德國最大的航空和鐵路樞紐。它也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歐洲中央銀行、歐洲第三大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中央銀行的所在地,同時聚集了400多家國際銀行,因此被譽為“萊茵河畔的曼哈頓”。
此外,法蘭克福也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它是德國著名詩人歌德的故鄉,是14至18世紀德意志皇帝選舉及加冕之處。
法蘭克福我前后經過并游覽了兩遍,因此下文按時間順序分為了兩個回目。
一周目
<- 上一站:維爾茨堡 (德國)
第一次到法蘭克福的那天,我已經在維爾茨堡玩了一上午了。然后搭乘1點55的火車,一個多小時以后——下午3點04分,我準時抵達了法蘭克福中央車站。
明天起我會暫時中斷一個人的背包獨行,跟隨旅行團走馬觀花去游覽一下中歐。馬上,我就要見到和我拼團的那位阿姨了(在窮游網上認識的)。
我們訂的旅館就在火車站附近。3點10分我找到旅館的時候,我的旅伴已經到了。
打過招呼,放好行李,3點半左右我獨自出發開始暴走法蘭克福。
跟著手機導航彎彎繞繞地步行了大約半小時,我來到了歐洲中央銀行的所在地。大樓旁那個巨大的歐元標志時常能在新聞里看到,它也是法蘭克福作為歐洲金融中心之一的象征。
這里感覺已經是進入旅游區了。路上時不時會有游覽電車開過,路口也出現了非常詳細的景點地圖。
從歐元塔走十來分鐘就到了歌德故居(Goethe-Haus)。這是著名德國詩人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出生的地方(1794年8月28日),他在這里寫下了著名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以及《浮士德》的開頭。緊連歌德故居的是歌德博物館。
作為一個典型工科生,我對文學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熱愛,所以來故居也只是為了在景點清單上打個勾而已,探個頭便走了 >_<|||。
從歌德博物館再步行十分鐘就到了圣保羅教堂(Frankfurter Paulskirche)。它可以算作是法蘭克福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筑物了。
圣保羅教堂是一座橢圓形的新教教堂。1848年德國歷史上第一個經過選舉產生的議會在這里召開,并誕生了德國第一部統一憲法。從那時開始,圣保羅教堂就成為了德國統一和民主的象征。也就是說,它不僅是宗教活動場所,也用于許多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動。
教堂的一層已經被改作了展覽館。
二層倒是勉強還能看出點教堂的樣子,不過這大概是我在歐洲看到的最具現代感的教堂了...
德語展品我看不懂,教堂極致簡約的風格也不對我的胃口,所以隨便轉了幾分鐘,4點半的時候我就離開了圣保羅教堂。
圣保羅教堂就在羅馬廣場(R?merberg)的邊上。羅馬廣場修建于中世紀,位于法蘭克福老城的中心,是法蘭克福現代化市容中唯一仍然保留著中古街道面貌的廣場了。這里是德國最重要的城市廣場,也是每年圣誕節期間法蘭克福圣誕市場的所在地。
廣場位于美茵河鐵橋以北,西側為市政廳(由三座人字形建筑構成的連體哥特式樓房,曾經是選舉和加冕皇帝的場所,如今是法蘭克福市長辦公室的所在地),南側為老尼可拉教堂(為了紀念中世紀批發商和貿易商的保護神Nicholas而建),東面200米外就是該市的發源地法蘭克福主教座堂。 1944年,該廣場受到英國空軍的猛烈空襲,幾乎全毀,戰后重建。
在羅馬廣場逗留了大約20分鐘,我繼續走向鐵橋(Eiserner Steg)。如同絕大多數歐洲城市一樣,老城的景點都非常緊湊,鐵橋離羅馬廣場也僅僅5分鐘不到的步行距離。
鐵橋是一座橫跨美茵河,連接著市中心與薩克森豪森區的步行橋。這座新歌特式風格的鋼架結構人行橋從1869年開始修建,經過多番改建,直到1993年才形成了現在的模樣。它是歐洲的第一座吊橋。
我發現歐洲人遇到個鐵橋就掛鎖,遇到個池子就丟硬幣,都成條件反射了大概。
橋上風好大。凌亂了幾分鐘之后我就頂不住撤了。從這里溜達到法蘭克福主教座堂也只需要不到10分鐘。
法蘭克福主教座堂全名是圣·巴爾多祿茂-皇帝大教堂(Kaiserdom St. Bartholom?us),顯然,它是法蘭克福最重要的教堂(反正叫“主教座堂”的都很厲害)。1365年這座教堂成為羅馬帝國選舉皇帝的正式場所,1562年到1792年間有10個皇帝在此加冕,因此它也成為神圣羅馬帝國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據說在教堂的寶庫內陳列有大主教們在加冕典禮時所穿的華麗衣袍。
1867年的一場大火幾乎摧毀了整個教堂,之后將其修建成了新哥特式建筑。但是在二戰時它又被重毀,現在的建筑是在1950-1953年新建的。
5點剛過,正好是傍晚彌撒的時間。我又進去感受了一下做禮拜的氣氛(說“又”是因為我最近幾乎每個傍晚都會出現在不同城市的教堂里看他們做禮拜...)。
坐在教堂里休息了快半小時,該回去了。
跟著手機導航往市中心的方向開始走。
走了快20分鐘,終于看到了今天行程計劃里的最后一個點——主守衛臺(Hauptwache)。這個巴洛克式風格的小屋建于1792年,曾經是法蘭克福軍隊的兵營。現在它是一個咖啡館,同時也是法蘭克福的正市中心。
明天去捷克布拉格,很期待呢~
二周目
<- 上一站:海德堡 (德國)
距離上一次來法蘭克福已經一個多禮拜了。昨晚隨旅行團重回這里,今天一早和同我拼房的阿姨分別,我又要搬到青旅去啦。
吃完早飯,九點多我拖著行李搬出雙人間,去找之前通過郵件預訂好了的青旅 five elements。
在青旅辦好入住手續,把登機箱寄存在了貯藏室的鐵籠子里,我出發去海德堡。
海德堡是一座很值得去的城市(好像目前為止所有德國城市都給了我非常美好的印象...),我會在另一篇日志里細說。現在讓我們直接跳到這天的傍晚。
從海德堡回到法蘭克福已經晚上7點了。我先去青旅(離火車站也不遠)占了床位,把鐵籠里的箱子領回了自己的宿舍。
收拾完,7點半出發進行對法蘭克福的第二回掃蕩。
從青旅出門沒走幾步就能看到美茵塔了。它是法蘭克福著名的Skyline之一,是歐洲第一棟全玻璃裝飾的高層建筑。更準確地說,實際上它是由兩棟分別高170米和200米的高樓相嵌在一起組成的。
跟著手機導航,走了不到十分鐘就扎進了一個城市公園。
又花了十分鐘穿過公園,就能看到法蘭克福老歌劇院(Alte Oper Frankfurt)了。歌劇院首建于1880年,擁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風格。它在二戰時被炸毀過,重建后于1981年重新向公眾開放。
老歌劇院附近就是建于19世紀末期的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Frankfurt Stock Exchange)。這里是德國證券與貨幣的交易中心,也是歐洲乃至世界最繁忙的證券交易所之一。
跟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這里也有銅牛的雕塑。區別是華爾街那個排著長龍般的人群等著和牛市合影,而這里,除了我以外空無一人...
在交易所到此一游之后,我清單上關于法蘭克福的景點基本都走過了。趕在天黑前回青旅吧!
八點多回到青旅,今晚有提供免費的煎蛋餅耶~
明天,南歐之行即將開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