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第一站,我們選擇了法蘭克福,倒不是對這個城市有特別的感情,而是德國之大,法蘭克福來往的航班是最多的,也是最便宜的。
我們趕在圣誕的假期前往德國,也正好趕上了法蘭克福的初雪。飛機在法蘭克福穩穩地著陸了,一片白茫茫的景色。白雪飄飄的機場讓我們不由自由地興奮起來!這種在白雪中穿梭的情境,仿佛只有在夢境中才有過。
在機場搭乘s線前往住處,一路望過去白茫茫的一片,壓在黑黑的樹枝上,心情突然好起來。我們對德國的地鐵線路非常陌生,站名又特別長,只能數著數看站名,突然看到我們要找的那站,瞬間就激動起來。看來語言不通,的確也是非常鬧心的。
今天的行程很簡單,基本就是法蘭克福市區隨便走走。我們先去火車站買后后面幾天行程的火車票,車站的老爺爺態度實在太好太好,耐心的幫我們把后面幾天行程的時刻表統統打印出來,還給我們選票的建議。英語講得也好溜!哈,德國人的敬業態度真不賴呀!感動死我們了!德國的圣誕集市我覺得更多了點童話的味道,和法國的不是同一種調調。聽說今天是法蘭克福第一場雪,雪花飄了會,又開始化雪,還真是冷颼颼的。最要命的是下午4點夜幕就開始降臨了,冬天的歐洲,天氣真是討厭誒!不過夜色降臨后的法蘭克福,還是讓我驚訝了一番。這樣的高樓大廈、霓虹燈光,我真不覺得在歐洲,就感覺是上海的南京路呀,哈哈!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逛了市中心的羅馬廣場、美茵河、歌德故居等!羅馬廣場是游人必定會光顧的景點,結果卻大失所望。廣場非常小,四周的建筑物都太新了,失去了歷史的沉淀。只有從廣場的一個角落望過去,還能看到遠處的教堂,在聲聲鐘響中,才能感覺到歐洲的味道。終究,德國人自己也未逃脫二戰的摧毀。羅馬廣場的地理位置還是相當不錯,緊鄰著美茵河和鐵橋。我們朝河邊走去,清晨的涼意漸漸向我們襲來,河堤更是霧蒙蒙地籠罩在白色中。先不過鐵橋,而是漫步河邊。天氣雖冷,還是有不少人在河邊慢跑。周日的光景,這樣剛剛好。我們繞了好大圈,繞過了三王教堂,終于又繞回了鐵橋。橋的兩邊有很多愛情鎖,愛情鎖上又時不時駐足一些海鷗,我想這才是城中最浪漫的景致。
午后,我們拜訪了文學浪漫之所,歌德故居。歌德故居在鬧中取靜的市中心。東拐西拐,終于一套大房子出現在我們眼前。大文豪的故居最吸引人的當然就是大書柜,可惜德語一竅不通,也只能仰慕幾番。大多來故居的,都是帶著朝拜的心情,不知是否也可以沾一點歌德老爺爺的喜氣,寫出華麗麗的文章。
法蘭克福的所有人文氣息似乎都在這些地方了,而此外,就剩下了鋼筋水泥。下午,我們逛到了法蘭克福的高樓區,高樓的數量絕對不亞于上海陸家嘴!雖然在法蘭克福沒有讓我喜歡的建筑,不過這么多的高樓和寫字樓還是讓我驚訝不已。縱使瀏覽歐洲那么多城市,也從未見到這樣的情景。我是穿越到了華爾街了嗎?真是不可思議。從一個樞紐城市而言,法蘭克福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在這里工作也應該不錯!
在這些鋼筋水泥中,可能法蘭克福的展覽是最為有名的了。許多城市都會把展覽館移步郊區,這樣可以面積大一些,也可以省錢,就好像我們總是在郊區才能見到宜家。然而法蘭克福的展覽館就在市中心,我所見的最大數字是12,或者還有更多。每次展覽倒也不是所有館都使用,比如法蘭克福書展的時候,就只開了3-4-5-6號4個展館。在展館正門的前面,還有一個巨大的鐵人雕像,永遠都在揮動著手中的鐵錐,讓人有種工作永無止息之感。或許,展覽在城市中的位置,就已經奠定了展覽對于法蘭克福的重要性。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高樓里的燈光似乎又是另一道風景線。路過普華永道,依然燈火通明,繼續往前走,熙熙攘攘的火車站對面是燈紅酒綠的紅燈區,這里和白天已經全然兩種味道,徑直走到河邊。寒意襲來,我們在河邊稍坐了會,大橋的倒影波瀾不驚,仿佛看到了梵高星空的味道。我想,這便是法蘭克福鋼筋水泥背后的一種詩意吧!
法蘭克福仿佛有著兩種身份,在高樓背后,尤其那些嶄新的建筑背后,更多的似乎是歷史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