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在一片明媚的春光中,孩子們迎來了新學期家委會組織的第一堂拓展課堂。由遲上荷媽媽和劉承厚媽媽邀請到了四海孔子書院的劉宇昕老師,給孩子們奉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學課——《孔子與經典》。
在承厚媽媽的簡短開場白后,劉老師正式和臺下靜靜坐著的孩子們一起,共同開啟國學的課堂。
盲龜浮木、滄海一粟,劉老師用磁性的嗓音講述生而為人的難得,濃濃的國學風撲面而來。
接著,劉老師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給孩子們講述了宇宙、太陽系以及人類文明的出現。制作精美的圖片直觀生動,孩子們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思維都隨著劉老師的演講投向了遙遠的太空中。
既然孔子是被尊稱為孔圣人,孩子們自然需要知道何為“圣”。劉老師詳細講述了繁體字的“圣”,口耳為王,善用耳,又會用口,教導孩子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向圣人學習,善于傾聽,勇于表達。
孔子學琴的故事緩緩而來。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優美的古文應聲而出,讓孩子們直觀體會到中國古文化的韻律美。劉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述也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古圣賢,孔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好學、鍥而不舍,無怪乎后世評價孔子: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伴隨著古琴《文王操》豐富感人的旋律,孩子們閉上眼睛,靜靜地體會與古圣賢剎那間的心靈交流。
講完孔子,劉老師把目光投向了同時期的西方,講述了西方古圣賢的故事,剎那間,孩子們思維的活躍,知識面的廣博震撼了劉老師,“以身飼虎”等故事經由孩子口中講出,震撼著在座的每個人。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堂課展示出同齡人思維的活躍,這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擇其善者而從之”的感悟呢?
不知不覺中,一堂國學課就這樣結束了,孩子們的認真傾聽、劉老師的熱情講述構成了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其實,講座很多時候帶給孩子更多的是一種可能性,通過講座,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原來有一種世界叫做國學的世界,在這里,可以走近圣賢,可以拓展知識,可以尋找平靜,可以伴著古琴的悠揚韻味把自己放飛到幾千年前的世界中,在另一個時空與先賢盡情溝通。這就是所謂的知識的魅力,課堂的力量吧。而對于家長而言,更是多了一個與孩子溝通的話題,多了一扇能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門!
最后,感謝我們的王老師和家委會及上荷媽媽熱心組織。但愿后續這樣的活動能多多展開,給孩子們的未來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遲媽媽,請原諒我們的盜圖,因為這張照片真的很美。但愿我們的孩子長大后也能跟您一樣: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