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出生已步入中年?
請容我幾秒鐘的悲傷
一篇文章被熱傳:“中年危機,確實存在”。文章稱,根據幸福感,重新定義青年在“15到24歲”,聯合國官微也對此表示肯定,讓不少網友驚呼:90后也是中年了。
冷漠,因為我是90后
聽到這個消息時“太震驚”,怎么好好的就人到中年了?太費解!
90年滿打滿算今年才27歲,這就歸入“中年人行列”實在不甘心,我們明明還年輕啊~
冷漠+++,80后早已看開
這個我早就聽說了啊,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問了幾個80后,他們的態度都驚人的相似:
就像我回復的那樣,他們都是“老年人心態”啦~
昨兒在公交車上有個本地的大爺坐在我旁邊,車到了大峪中學后他看我沒下車就問“在哪兒上學呢”?或許是大爺看到我手里拿著紙、筆和一把直角鋼尺吧......
我說“不上學,上班了~”。我清楚地看到他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說“上班了?不上學了?”,我回答“恩~早就不上學了”。
當大爺問我“你多大了時”,我居然沒有 自信地告訴他 我今年才27,而是來了句“快30了”。說完我就光想抽自己幾巴掌,怎么我就快三十了呢......
ps:其實自己偷偷地承認“我已經歲數不小了”,但不太允許別人說自己歲數大了,尤其還是這么公開的界定。
一大波的詞匯涌上心頭:中年危機、膝下無子,老來得子......我想就此打住,說不下去了。
即便是結婚了,但仍舊覺得自己是個孩子,腦中想起的也是年少時的歡樂時光。
姥爺種的絲瓜順著柵籬門往上爬,綠油油的藤蔓上一朵朵黃燦燦的絲瓜花,最美的花開在了柵籬之外,我看左右無人就想摘下來把玩。“摘自己家的花應該沒什么關系吧”~我安慰自己說。
結果花還是有些高,我踮著腳伸手去夠還是差幾公分,但越是想要摘下來就越按捺不住心中的緊張與興奮。正當自己覺得馬上就要摘下來時,突然一個“暗器”正中我手背,嚇得我魂都沒了......“完蛋了,我被發現了”,我當即心想。
“暗器”落在了我的腳邊,定睛一看是一顆桃核。我順著它來的方向往后看,原來是我媽站在二樓樓道的窗戶前扔過來的,至今我也想不明白為什么當時她會砸的那么準,總之佩服了我媽好久。
那次的“偷花”失敗了,我懇求我媽千萬別告訴姥爺......其實我覺得即便告訴了姥爺也沒事兒,姥爺才不會為這種小事兒說我呢。
小時候還干過很多“蠢事兒”,比如說我媽因為我愛咳嗽,總會讓我吃一種名叫“梨膏糖”的東西。我對那個梨膏糖算是深惡痛絕,于是總跟我媽討價還價說不吃。
后來發展到每次吃的時候都必須經過我媽的“檢查”,她確定我吃了才能放心。結果有一次,我就在嘴里含了2個骰子,我媽檢查時我就把骰子在嘴里來回動幾下,我媽看到我腮幫子里有東西也就“過關了”......
小時候的事兒還都沒想完,結果就要面對現實了。
自己不再瘋玩而是日后要帶著孩子玩;
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自己會做飯后甚至都不記得爸媽做飯的味道了;
跟老人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小時候他們領著我們,現在我們卻很少跟他們聊聊我們看到的世界了
......
90后是27了,但90后還不老。我們是在成長,是在不斷變化但有些事情是變不了的。
這么想想,我都好想回家陪我姥姥一起打麻將,再故意輸給她錢讓她高興高興(其實我還不見得真能贏)。
后來我才發現:原來不是時光無趣了,而是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慢慢變得無趣了。
重拾自己的興趣愛好,讓生活過的精彩些,或許我們也該擁有80后人的心態——我們還年輕,永遠18歲!
心態與年齡無關,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