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三年級的兒子對我說:今天好慘啊!原來,今天從早到晚除了上課就是寫作業,本來作業就多,臨了放學,語文老師又布置了一張試卷。
兒子一邊吃飯,一邊發牢騷。我笑著聽著,是真的心平氣和。當然,一開始我可不是這樣的媽媽啊!
朋友圈有一個段子,媽媽們每到考試都會發一遍: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擁抱][親親]一寫作業時,雞飛狗跳,烏嗷喊叫[咒罵][瘋了]前一秒如漆似膠,后一秒叮咣就削[敲打]!我們給孩子的愛,就像是"新貴妃醉酒"里的那句:愛恨就在一瞬間!獻給所有盡職盡責的精神分裂癥的媽媽爸爸們[呲牙][呲牙]期末了都悠著點!親生的,親生的…[偷笑][偷笑][偷笑]
曾經的我也是那個"精神分裂癥"患者。我當時覺得兒子不可理喻,我相信兒子一定也覺得我不可理喻。在我不停的催促中,兒子不滿的嘀咕中,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精疲力竭的夜晚。
直到有一天,我實在太累了。就和兒子達成協議,我不催他,他自己一定在九點前完成所有作業。
然后,我離開他的房間。我控制自己不去想他現在在干什么,我打開我的電腦,看一部我下載了很久卻沒有時間看的電影。然后,我發現,在我快看完電影時,兒子打開房間的門,說:媽媽,我能問你一道題嗎?我就剩這道題了!言辭肯切,再不是昨晚上的倔脾氣男孩了。
因為我不著急,所以他也不著急了。教育不僅僅在于考一個好成績,更在于教會孩子面對壓力時應該如何從容。我想,考試,就是一個磨刀石。在一次次的磨礪中,孩子會磨掉浮躁,磨掉僥幸??孩子會變得更從容,更能面對壓力。
我現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我現在在認真的寫這篇文,我才不管他已經上了兩次廁所,我也不管他現在一邊晃著身子,一邊念念有詞的看書。因為,我知道他晃著身子背書更能集中注意力。用兒子的話講,你讓我一動不動的坐在那,我都快睡著了。
你看,媽媽眼中的乖孩子應該是認認真真地坐在書桌前一動不動,只要寫作業即可。但,媽媽忘了,你的孩子已經乖乖地在學校坐了6節課,回到家里,你還讓他乖乖地,一動不動。他會瘋掉的。特別是對小男孩來說,真的是一種折磨。
我現在就知道,我兒子念念有詞時,是他思考最集中的時候;他在不停地翻橡皮,其實是他思考時無意識的動作。就現在,在默寫語文課文時,他已經動了無數下腳,但這些小動作一點都不影響他寫作業的速度啊!
所以,媽媽不要著急,孩子越是有壓力的時候,媽媽要越放松,越寬容。然后,你會發現,其實期末考時,也不必"愛恨一瞬間"。因為你"恨",你除了獲得自己暫時的痛快,你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不如"愛",理解孩子的壓力,在他發牢騷時理解他,在他犯無傷大雅的錯誤時默默原諒他,不必事事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