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布置了一篇小練筆,續寫《中彩那天》。這篇文章是一個經典故事,發生在一個窮苦的汽車修理工之家。 父親和同事庫伯一起買了兩張彩票,父親在屬于庫伯的那張彩票上做了一個小小的“k”字記號,可是庫伯并不知情。意外的是,庫伯的那張彩票居然中了一輛奔馳汽車。在道德難題面前,父親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沒有人知情的情況下,毅然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故事不難理解,課后有一個練習:想象一下庫伯先生派人把汽車開走以后,“我們”全家人當時的表現,續寫下來。
晚上,有幾個家長反映,孩子抓耳撓腮都三個小時了,作文還沒有著落。于是,我估摸著這份作業質量很難保證了。到了第二天,果然有六七個孩子“榜上有名”。有的說沒寫好媽媽要他重寫;有的僅僅寫了一百來字勉強交差;還有些干脆就說忘帶本子回家了……,好險,沒有同學說上學路上作業本掉溝里了。
第一節無課,我帶著郁悶的心情開始批閱這篇小練筆。果然,質量不佳。有的續寫說,父親把汽車還給同事庫伯之后,心情很高興,哼著小曲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還詳細告知了一道紅燒肉的做法,呵呵!我只能咽著口水瞪著本子,“無語凝噎”!有的孩子耍小聰明,讓父親和母親在餐桌上重新發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把課文前面重點段里的經典語句“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又重新絮絮叨叨地講了一遍。勉強湊齊了字數。我越看越郁悶,不禁又重新審視這道題的意義。
出題者的出發點其實就是希望學生能理解這一家人各自的心理變化,試圖讓學生想象“餐桌上的對話”,讓父親和母親再一次借機教育兒子一番。可是轉念想想,真實的生活也許會比理想中狀態更復雜些。換作是我,晚餐的心情更多的或許是郁悶,畢竟眼睜睜地與一輛奔馳車擦肩而過,所以,晚飯時也許壓根就不提中彩的事了,談談美味的紅燒肉也許更開心,(呵呵,吃貨舉手表示服氣……)想到這里,我不禁深深地理解了那個“哼著小曲的父親”,他哪是在唱歌,那是相當靠譜的自我心理療法呀!
正在我思緒紛雜的時候,突然一篇娟秀的文章映入眼簾。細讀之下,不禁有一種撿到寶貝的感覺。這篇文章是子蘭同學寫的,足足有八百多字,是一篇很像樣的微型小說。故事說,庫伯收到奔馳車之后,內心很感動,決定做一件事情幫助我的父親。于是他找到父親的老板,跟他私下約定,每個月多發一千元工資給父親,而這額外工資由庫伯轉給老板。后來,父親當然知道了真相,無論如何,還是堅持不要這筆錢。這個故事當然很妙,不僅完全理解了課文的人物,還創編了一個完整的新故事。文筆很簡練,既有繪聲繪色的對話描寫,也有簡潔的概括介紹。最讓我稱道的是,當父親接過工廠老板遞過來的“鼓鼓囊囊”大信封時,還有一段非常巧妙地環境描寫,非常好地襯托了此刻父親內心復雜的道德抉擇。以至于后來在點評課上,我忍不住激動地說:“子蘭照這樣寫下去,曾老師都不如你,一定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許多同學驚呼,這個女孩白皙的臉上也泛著紅暈。
除了這篇,我還發現有五六篇比較有想象力的續寫。比如,有的說,父親誠信的事跡被許多企業老板知道了,紛紛向他伸出高薪聘請的橄欖枝;有的說,庫伯被父親所感動,堅持把車送給了父親;有的還說,全家人晚餐后一起出去散步,順便又買了一張彩票,居然也中了一輛奔馳車;(多么有愛的孩子!)還有的說,晚飯時,父親興致勃勃地講述了一件關于他爸爸當年誠實守信的故事。(有其父必有其子!)
改完這堆作文本,我也反思自己的問題。且不論這個題目的出題角度是否合適,這一小部分孩子們已經下意識的遵循生活本身創編了這個故事,遠遠超出了出題者的標準。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孩子覺得困難的時候,我就應該意識到,是否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這道題,如果我給孩子更多的提示,不要拘泥于課文本身,而是讓人物更加貼近生活,發揮想象力,也許動起筆來就更加容易一些了吧。于是,我決定待會兒重新花一節課時間好好講評,讓孩子們今晚重寫,相信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