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獨自用餐》讀書筆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8年1月6日? 逐字稿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別獨自用餐》,一聽覺得是講美食吧?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自稱是美食家,通俗的說法是吃貨,取這樣的名就難免被認為是有關美食的書,哈哈,其實這是一本關于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個人內涵的培養,但也不是與美食無關喔!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愛請客吃飯——我自己的爸爸媽媽就是在請請請的節奏里把我們養大的——請同事、同學、更別說親朋好友了,所以《別獨自用餐》這本書的名字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加之身邊一位年輕的男同事在32歲就當上了我們大國企的副處級,與他平時所推崇的觀念密不可分,而讀完這本書后更是處處印證了書中所表達的思想和方法。來讓我們一起聽聽吧……。

倒不是什么狗血的劇情,他本人出身于農民家庭,一步一步就躍遷進了高管的池子。

《別獨自用餐》的作者就是這樣一個出身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靠著自己悟出來的處事之道得以成功。作者,基思·法拉奇,法拉奇綠營營銷咨詢顧問公司創始人、CEO,《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華爾街日報》《哈弗商業評論》等媒體撰稿人。曾任德勤咨詢公司和喜來登酒店及渡假村的首席營銷官(CMO),以及好萊塢知名媒體營銷公司YaYa Media 的CEO。《克雷恩芝加哥商業雜志》評選為“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之一。聯合國、美林銀行、高盛集團、微軟、美國通用、卡夫食品、Facebook 、AT&T等機構都對他的培訓贊譽有加。

在任何事件中,人是主要的變數。人的思維方式最重要,因此作者也是首篇就如何轉變思維來獲得他人的幫助,以及幫助他人來共同發展、積累人脈,一起走向共贏的未來。畢竟你會想,那是因為他本身就有資源——不,作者只是那個生活在一個匹茲堡鋼鐵小鎮的窮小子,曾經在當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他遇到好機會了——不,有好機會也是作者自己奮力找到的,或者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他有關系——對,那就是他要告訴我們的,關于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關系。

第一步: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我理解不僅是要對拓展的人脈的了解,也要把自己修煉成一個有趣的人。

做事之前要做好準備,比如在見想認識的人之前,要搞清楚他們是誰,他們的職業是什么,他們最關心什么,他們的目標是什么(無論是職業目標還是非職業目標)。

比如記下名字、學會打冷電話、巧妙與接待員相處、別獨自用餐、分享你的激情等等的技巧去拓寬自己的社交圈。

讀這本書之前我因為好幾年沒有在外社交想自己的都沒有關系了吧?實際情況是如何呢?

要建立多維度的“朋友圈”,首先從自己身邊開始:親屬、親屬的親屬和朋友、以前和現在的同事、同事的親屬和朋友、孩子朋友的父母、以前和現在的鄰居(今天陪父母出門走走,聽他們講的都是鄰居的故事,對老人來說鄰居太重要)、同學、以前的老師及老板、以前和現在的客戶、為你提供服務的人,寫起來才發現原來朋友圈也沒有想的那么窄。

建立了朋友圈,首先要真誠,做個有趣的人,別忘了適時的示弱。

與他人坦誠相待會得到對方的尊重,而且坦誠的人終會得到回報。而作者在書中提到“示弱原則”在閑聊藝術中產生的力量讓人驚訝,并舉了一個例子,我印象特別深刻。他有一年參加了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會議,這是一個銷售屆和通信屆的高級主管的年度聚會。但作者當時遭遇了失戀的打擊,所以沒心情聊天。當時,他的身旁坐了一位女士,名叫雪莉,他和她攀談著,但是心不在焉,卻有那么一刻,作者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多么的荒謬,因為他一直告訴人們每一次對話都是一次邀請,邀請你冒險展現真實的自己。因此作者向雪莉女士表示了抱歉,說了自己的困境和糟糕的心情。就像變魔法一般,兔子從帽子里跑了出來。一個不愉快的開始,一次示弱,一番坦白,是他們說話的氛圍瞬間發生了變化。雪莉也放松了,大家相談甚歡,周圍有幾個人也聽的入迷,并加入了談話。數年后,這些人里不但是作者的忠實的客戶,更是難得的真正的朋友了。

要把自己修煉成一個有趣的人。

變得有趣些!你得讓人覺得跟你交談是件值得的事兒,甚至愿意花時間談論你。這也成為“飛機場問題”,就是“如果我被困在肯尼迪機場,我是否愿意跟這個人一起待幾個小時?”

由此也想到我們的社群。

這幾天讀書營的采訪,雖然默默潛水,但是從這些榜樣老鐵們的身上就會發現他們也是,就是《別獨自用餐》的實證之一。

1月4日的采訪片段:一二說:001 多站出來分享,互動,講話。說多了你就不怯場了,就會養成一個敢于面對公眾做發言的姿態。

002 成為一個有趣的人。看電影,發展多種興趣,get新技能,跟有趣的人聊天~當你發現自己很豐富多彩的時候,和別人互動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二步:行動!行動!還是行動!不管是去參加聚會、會議,還是自己在家開party 、晚宴。

別說自己沒那個環境和條件,辦法比問題多。作者列舉了大量的實例以供我們參考。

我的那位年輕同事也是這樣的,出生于農民家庭,好好學習,考取好的大學,在大學當上學生會主席,來到工作單位,1.業務上是工作優秀,2.做人有一套,清楚的看到一個人根本走不了多遠,熟悉游戲規則,很快脫穎而出,越來越好。

之前自己就開始反思如何在工作上成為專家,于是有意識地抓重點,問自己:每天自己或其他業務員要去問部門領導的問題,如果是業務上的,你知道嗎?你該如何回答?回答不出的立即查詢有關資料直到搞清楚。

所以老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你倒是做呀!?做了,才知道作者和別人說的對不對,或者是這些方法適不適合自己。

不管作者他寫了從思想篇到技巧到什么付出就有回報等等各種,都是在說我是這樣這樣成功的,你要趕快行動起來!

第三步:要么跟進,要么失敗。不斷推進從認識——熟識——合作伙伴/朋友的進程,記住成就自我,更別忘記成就他人。

001 健康、財富和孩子。人人都有機會幫助別人并且接受幫助。剩下的問題,比如幫助別人實現健康、財富、孩子或其他方面的愿望,都會隨觀念轉變而解決。

002 丁零零——不斷聯系。“收到不熟悉的人發來的信息,無論多么短,大部分人都會十分高興,而且感到特別好奇。”非常有同感。所以有助于聯系,不斷聯系。

003 聯系的主要時機:生日。作者洞悉到人人都都在意自己的生日,他的朋友肯特還因為作者記得自己的生日、為他唱生日快樂歌而感動到哭,因為肯特十個之多的哥哥姐姐們,每一個人記得他的生日。這是我需要特別反省的問題,在家里沒人給我過生日,也不去記住家里人的生日,本來就少問候,關系越來越淡了,明天開始從家里人的生日記錄起,到時送上祝福。因為人們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

第四步:重復以上步驟和做法,付出就有回報。

歡迎進入社交時代!

《別獨自用餐》,讓我們一起來分享美食,一起剽悍前行!

—————————————————2018年1月4日,day 20,《別獨自用餐》第六遍? 逐字稿框架:由故事引入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愛請客吃飯——我的爸爸媽媽就特別愛請客,從小到大,雖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時時親歷父母在家請人吃飯。經常都請親戚、同事、朋友吃飯,到我初中的時候從邊遠山區搬到離媽媽的親人們近了就更甚了,親戚們經常來我家吃住,房子小小但一大家人熱熱鬧鬧。我哥去讀技校,同學必帶家里吃飯,上班了,帶同事,去學車,帶師傅同門師兄妹……我也是,帶同學、朋友、同事回家吃飯,那時大家的關系確實很好。說啥沒說啥都在一起吃飯。

第一眼看到書名《別獨自用餐》就想讀了,是因為身邊一個比我年輕十歲以上的同事前久宣布為我司的副處級干部了!是的,很是刺激內心,但是卻沒有不服氣,因為此人比起公司那些莫名提拔的人,至少自己了解的情況下,算是沒有被嚇到的。業務也強,為人那是豎大拇指的

在任何事件中,人是主要的變數。人的思維方式最重要,因此作者也是首篇就如何轉變思維來獲得他人的幫助,以及幫助他人來共同發展、積累人脈,一起走向共贏的未來。畢竟你會想,那是因為他本身就有資源——不,作者是那個生活在一個匹茲堡鋼鐵小鎮的窮小子,曾經在當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他遇到好機會了——不,有好機會也是作者自己奮力找到的,或者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他有關系——對,那就是他要告訴我們的,關于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關系。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由此也想到我們的社群。

這幾天讀書營的采訪,雖然默默潛水,但是從這些牛人老鐵們的身上就會發現他們也是,就是《別獨自用餐》的實證之一。1月3日的采訪片段:「1046-丹丹—寶媽-上海:004.請問小米親,你作為銷冠除了勤奮外,還對客戶們做了哪些努力?運營和銷售的區別是什么呢?(來自剽悍老鐵茹丹子&清梅)」

- - - - - - - - - - - - - - -

要常思考,客戶為什么會選擇你,你的產品比競爭對手好嗎?當然不是,而是你更能為客戶省心、省力、省時;

1月4日的采訪片段:一二:001 多站出來分享,互動,講話。說多了你就不怯場了,就會養成一個敢于面對公眾做發言的姿態。

002 成為一個有趣的人。看電影,發展多種興趣,get新技能,跟有趣的人聊天~當你發現自己很豐富多彩的時候,和別人互動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2018年1月3日,day 19,《別獨自用餐》第六遍 逐字稿框架:由故事引入~~

同事的一些細節浮現出來:說業務過硬,確實大到國際國內市場信息,小到工廠生產數據,客戶的具體情況都能悉數說出;說為人處事,常常叫上下級同事一起去和他認識的領導吃飯喝酒,向領導介紹說是如何優秀的同事,從來自己付錢請客,都說是自己的收入比同事高。

另一個姐姐,某農業公司的CEO,不僅國內銷售好,還是出口泰國大蒜最大的公司。年輕時創業,一個人離婚后帶著女兒,騎著哪兒都響就鈴鐺不響的單車起家,就這樣干著干著買了張老桑塔納,苦著苦著把女兒送英國學成歸來幫她,笑呵呵地演講創業把下面的老爺們聽的淚流——是怎樣的柔情又堅強的女人啊!她的故事隨便一講就是——初生牛犢的天賦,比如說:她去了泰國,要知道如何才能出口她公司的農產品呢?她就去問……

第一步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我理解不僅是要對拓展的人脈的了解,也要把自己修煉成一個有趣的人。

第二步行動!行動!還是行動!不管是去參加聚會、會議,還是自己在家開party 、晚宴。

第三步要么跟進,要么失敗。不斷推進從認識——熟識——合作伙伴/朋友的進程,記住成就自我,更別忘記成就他人。

第四步多重復以上步驟和做法,付出就有回報。

歡迎進入社交時代!

—————————————————2018年1月2日,day 18,《別獨自用餐》第六遍 心得:

今天畫了思維導圖,是更清晰地看到整本書的框架。

001 內修自己。首先要真誠,做個有趣的人,別忘了適時的示弱。

002 辦法比問題多。作者列舉了大量的實例以供讀者參考,復制粘貼總會吧?

003 做好準備工作走出門,建立自己的圈子并擴大。

004 沒有所謂的“平衡”,有付出必有回報。

005 切勿自恃,特別是低級的自以為是。

—————————————————2018年1月1日,day 17,《別獨自用餐》第五遍 心得:

001 建立多維度的“朋友圈”,首先從自己身邊開始:

親屬

親屬的親屬和朋友

以前和現在的同事

同事的親屬和朋友

孩子朋友的父母

以前和現在的鄰居(今天陪父母出門走走,聽他們講的都是鄰居的故事,對老人來說鄰居太重要)

同學

以前的老師及老板

以前和現在的客戶

為你提供服務的人

寫起來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圈子也不是多窄。

002 每天都要去找人交流,確立存在感。

———————————————————12月31日,day 16,《別獨自用餐》第四遍 心得:

今天關注的部分是第四部分:數字時代的聯系

001 抓住邊緣社交。現在的信息漫天飛,如何在這個碎片化的信息里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變得尤為重要。拆書幫導師趙周老師說過,要找到信息的前因后果,適應邊界,經過這樣一想跟自己是否有關就能更好的篩選信息而為自己所用了。

002 成為內容之王。,雖然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虛擬空間交往,信任卻是第一要素。信任=包容度+脆弱性+責任心+公正度。

003 關鍵的一步:學習與行動。

盡管是讀了幾遍,但還是有些不得要領。明天再讀。

———————————————————12月30日,day 15,《別獨自用餐》第三遍 心得:

001 作者所寫的內容都是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所以都是細節,一個個的場景。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有個朋友的生日當天給他打電話祝福,對方被感動到哭,因為他有著眾多的親戚朋友,卻只有作者一人記得他的生日!他一定畢生難忘,與作者的友誼又進一層。

002 有聽過一位成功人士的課程說據了解大多數普通人對成功人士的看法都是他/她們成功是因為運氣、關系、機遇好、富二代等等的看法,而事實是像作者那樣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努力來實現夢想!

我的那位年輕同事也是這樣的,出生于農民家庭,好好學習,考取好的大學,在大學當上學生會主席,來到工作單位,1.業務上是工作優秀,2.做人有一套,清楚的看到一個人根本走不了多遠,熟悉游戲規則,很快脫穎而出,越來越好。

之前自己就開始反思如何在工作上成為專家,于是有意識地抓重點,問自己:每天自己或其他業務員要去問部門領導的問題,如果是業務上的,你知道嗎?你該如何回答?回答不出的立即查詢有關資料直到搞清楚。

一直別人都說我的英語好,可實際口語能力退化嚴重,昨天開始在流利說學習打卡,略有恢復了。

所以老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你倒是做呀!?做了,才知道作者和別人說的對不對,或者是這些方法是不適合自己。

作者不管他寫了從思想篇到技巧到什么付出就有回報,都是在說我是這樣這樣成功的,你要趕快行動起來!

———————————————————12月29日,day 14,《別獨自用餐》第二遍 心得:

今天中午和處的好的同事聊天,她跟我說起工作上的煩惱,我沒有像以往一樣跟著說些風涼話,或更甚的抱怨的話,而是建議多溝通,還說了方式。——啊!是你嗎?是那個憤世嫉俗的你嗎?——是的,我不是原來的狀態了。以前的那種抱怨同感的談話方式也許會些許過癮,但會不想有多次和人這樣的交流,因為這樣的交流就好比是杯水車薪,毫無意義,既不能解決當前問題,也不能對以后有可持續的鏈接。然后就是分享孩子學習的經驗和資源。

中國人特別看重下一代的教育,你和他談孩子教育的資源什么的,他特別愿意。

———————————————————12月28日,day 13,《別獨自用餐》第二遍 前言+P003~P011,第一部分(共五部分),第一節,心得:

001 覺得每句話都字字珠璣。

002 真正的社交是使別人更成功。

想起自己選擇這本書的初衷是身邊一個年少很多的同事在公司短短幾年已經升任高管,回想起來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對外介紹我們都是說很好的話,盡量找優點夸獎,說某某是我們部門優秀的銷售,說某某是什么大學什么專業的畢業生——哪怕是這樣都希望別人能記住你;只要是聯系他的領導,他不管何時何地都盡量前往去請客陪同——他不是說只對領導,有可能的一般同事,他也請客陪同。因為他深刻認識到了“你不可能一個人做到”這個道理——如同作者那樣。

———————————————————12月27日,day 12,《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285~P342,第五部分(共五部分),第二十七~第三十三節,心得:

第一遍完,以記。

001 與越優秀的人交往,志向就越大。區別還在于優秀的人都是行動派、踐行者,平庸的人就總是僅限于想——甚至都不想。

002 細節,作者不吝筆墨描述了他的與人交往的對話和過程。其中之一描述當他還是實習生的時候主動去與宴會中的中心人物靠攏并成功進入管理者的視野中,而其他——我正好是這樣的表現——卻只知側目,不知自己去那個宴會的該干嘛了。

003 我們靈魂渴求的其實是意義,是我們知道怎樣活才能讓生活有意義的一種意識,這樣我們至少可以讓這個世界因我們的存在而有些許不同。

生存的意義——是的,現在的生活可謂安逸,沒有大富大貴,但不會吃任何苦,卻經常焦慮,是找不到生存的意義了。

———————————————————12月26日,day 11,《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271~P284,第五部分(共五部分),第二十七節,心得:

001 對于個人品牌的推廣,每個人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脫穎而出,要么自生自滅。作者對不愿努力擺脫困境的凱文很生氣,因為他一方面抱怨工作,一方面卻什么都不做。我深有體會,只會找借口,這應該不行,那根本不可能……去你的!還整天都沉浸在過去的成就里——而那些還談不上成就,好嗎?

002 沃頓商學院的教授喬納·伯格經過研究發現:從整體上來看,積極情緒比消極情緒更易傳播,大多數人喜歡被“喚醒”。積極情感包括——敬畏、歡樂、欣喜。

貓群就是這樣的代表,他們傳播的積極情緒很受歡迎。

———————————————————12月25日,day 10,《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240~P270,第五部分(共五部分),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節,心得:

001 做個有趣的人,就是要多涉獵廣泛些,做個有心人,多積累談資。當然最好還擅長某項運動或其他方面。

002 成為專家。觀點獨特、親自傳授相關知識來倒逼自己。

003 學無止境。讀書看報、報聽課程、參加會議、選修1~2門課,并與所處行業牛人鏈接。

———————————————————12月24日,day 9,《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221~P239,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共五部分),第二十三~~第二十五節,心得:

001 創造磁場一節中提到一個企業的文化基調是CEO這些高級領導設定的。很明顯,我在公司有很切膚的體驗,每一屆領導立刻就把他們的狀態傳到公司的最底層。

在主持宴會時,主持人的風格決定了宴會的基調。“當然,要做到這一點,臉皮必須厚。要是實在做不到,那就先喝點兒酒壯壯膽。”哈哈,原來如此!我經常能和宴會中人聊的開,但是需要自己找機會主持。

002 做計劃!做計劃!從來沒細化過計劃,只是那么想,沒有好好計劃。——“想做大事的人都需要個計劃。”

我是否應該加入同學做的那個直銷——因為直覺是不想做,但是一邊閱讀了《別獨自用餐》,一邊卻只想做自己一人做的事嗎?

003 積極心態。積極心態是有的,但不夠。

004 別老是想“下一步做什么”而是“下一個跟誰見面”。

005 作者提到跟沒有東西可講的人沒有什么好說的。我以前是,現在開始主動有意識地去思考對感興趣的事有話可講,也許還不夠好,但自己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點一點積累。

———————————————————12月23日,day 8,《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190~P220,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共五部分),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節,心得:

001 創造多聯系的最好方式——尋找壓軸主賓幫忙。在童年的回憶里有好多爸爸媽媽在家宴客的片斷,其實家里并不富裕,甚至有點貧困——因為媽媽每個月都要寄錢回她的家,搞得每月借貸,但還是愛宴客。不記得有什么菜了,但也吃不到好東西,因為爸媽要我們不吃,留給客人吃。后來長大了,爸媽應該是從以前的宴客中有收益的罷。自己和老公沒孩子前也愛叫朋友來家里吃飯的,朋友們到現在也是很要好的,但是沒有做到作者提那樣去經營家庭晚宴,所以很有借鑒呀!如何有主題、如何邀請等等都說的很清楚。

002 多認識人——特別是現在這個通過互聯網而使地域、時間都不是問題的世界——但更好很好的把握認識朋友后的篩選。“技巧在于反復在人際關系行動計劃最核心的那50人或150人與更大范圍的朋友圈之間切換交流活動——前者是你想建立真正友誼的對象,而后者則是會為你帶來新想法和新信息。”

———————————————————12月22日,day 7,《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181~P189,第三部分(共五部分),第二十節,心得:

001 丁零零——不斷聯系。“收到不熟悉的人發來的信息,無論多么短,大部分人都會十分高興,而且感到特別好奇。”有同感。所以有助于聯系,不斷聯系。

002 聯系的主要時機:生日。作者洞悉到人人都都在意自己的生日,他的朋友肯特還因為作者記得自己的生日、為他唱生日快樂歌而感動到哭,因為肯特十個之多的哥哥姐姐們,每一個人記得他的生日。這是我需要特別反省的問題,在家里沒人給我過生日,也不去記住家里人的生日,本來就少問候,關系越來越淡了,明天開始從家里人的生日記錄起,到時送上祝福。因為人們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

———————————————————12月21日,day 6,《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170~P180,第三部分(共五部分),第十九節,心得:

001 記住不要等別人請你幫忙,而是直接幫。

002 知識是社交套利策略里最有價值的現金資產。比如我自己的英語不錯,就為老公的上司的千金補過英語課,是產生了價值的。

———————————————————12月20日,day 5,《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159~P169,第三部分(共五部分),第十八節,心得:

短短一節,與昨天貓叔的分享不謀而合了兩點:

001 利他。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美,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尤其是健康、財富和孩子。在利他的時候以它們為中心就是利他的最高水平。“亞當·格蘭特:人們付出之后,會發生特別的事情,并且迅速擴散。……那些講究付出,并且帶著長遠眼光謀劃成功的人,最終會獲得回報。此外,他們不僅感到更加積極向上,辦事效率極高,而且更加心滿意足。”

002 想成為牛人,就要先盡可能鏈接牛人,才能近距離向他們學習。作者自己的案例說:“我做這份工作的一大動機就是能一邊經營公司,一邊向邁克爾學習。”:“我有段時間極想結交瓦倫蒂。……入座的時候,我故意坐在他旁邊。”等等,以及作者真誠的提供健康的建議和幫助,或是財富的積累,特別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協助都更能打動牛人并與之建立鏈接。

今天我正是在飯桌上真誠的問了同事愛人他們孩子眼疾的問題,得以和他們深入交談,交流了孩子是否就是進名校好的話題,得到一些經驗之談,有助于自己今后孩子進入中學后的成長。

———————————————————12月19日,day 4,《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137~P152,第二部分(共五部分),第十七節,心得:

001 聊天的藝術:還是真摯的袒露心聲比花言巧語的偽裝有效。

002 今天與兩家公司談判明年的長單合同,雖然不是主談,但是認真傾聽雙方主談的談判技巧。自己能插話的時候把握時機。

003 談判前或飯局中表現良好,因為較之前掌握更多雙方信息,談話內容言之有物,平時積累的談資也適時的使用。

———————————————————12月18日,day 3,《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102~P137,第二部分(共五部分),第十三節~第十六節,心得:

001 做會議“突擊手”,把會議當成是自己的主戰場。作者把參會的人比喻成保齡球運動中的保齡球和瓶,有些人只做瓶,等待球來打,而有些人就是球,主動出擊,打中盡可能多的瓶。今天恰逢我司開會,我從以前一直做瓶的觀念中轉變為瓶,積極在會前了解客戶情況,在會中認真聽領導和客戶的談判并記錄,能發言時聲音清晰流暢,和開會的各位交流通暢,得到正向的反饋較多。做瓶的感覺很好。

002 作者一再強調對客戶要有盡可能多地了解,除了現有的業務往來,再可能發現新的生意和業務。馬上實踐——通過互聯網平臺上搜索客戶,立即得到了很多信息,包括客戶的企業宗旨、下游客戶等等,為在以后的業務聯系特別是明天的會談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003 作者對如何創造會中會等有非常具體的經驗總結,我已牢記在心已備后用。

———————————————————12月17日,day 2,《別獨自用餐》第一遍 P57~P101,第二部分(共五部分),第七節~第十三節,心得:

001 盡一切可能找到想相處的人并在之前作盡可能多的了解對方的情況。這樣才不會只是泛泛相處,而是深度接觸,進而慢慢走進他們的生活。雖然顯得像是“算計”,實際上是可以盡快與對方對話,聊到一起去,縮短寒暄時間。了解之后多聯系要想法去互惠,看能做什么可以也幫到對方。

002 在學會打冷電話一節中,作者筆下的事例詳盡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只要是成功人士都在無條件的接納認識“人”——特別是牛人。

003 擴大朋友圈,并讓它流動起來,讓朋友圈的朋友們都受益。

———————————————————

12月16日:《別獨自用餐》第一遍,P1~P54,第一部分(本書共五部分),01~06節

首先想贅述一下自己為什么要選這本書的初衷。上周一個年僅31歲的男同事被提拔為我司副處級,刺激談不上,因為自己在他進公司到現在都沒有做實質的努力,已失去競爭的能力,不好意思覺得受刺激了。而通過在行動營及其他方面的學習真正感到他能做到這么年輕就提拔正是《別獨自用餐》的精髓所在,看到這本書就愿聞其詳,希望能自我習得,更希望能打磨好逐字稿分享給大家。

今天讀的是本書的第一部分,有如下感受:

001 作者盡量的多舉例——成功案例。有身邊如朋友般的案例,有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案例。每個案例本來就是典型,加上作者仔細的背景交代和敘述,讓人仿佛看到這些朋友的成長歷程。

002 文中細節較多——談話的內容細節。細節的展現有助于指導——你知道有些人比如我甚至想知道當時別人是怎么把想說的話表達的。

003 一定要設立具體、可信、有挑戰性的目標。作者使用實現目標的工具是“人脈行動計劃”,來圍繞目標實施計劃。

004 勇氣中蘊含著巨大的天賦,即使是表達善意也需要這樣的勇敢。——令人感動的話。摘抄,并要背下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