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4月8日,陰雨綿綿,今天又一次來到了墾利二小參加2017年山東省家庭教育指導項目培訓,上午聽取的是郭方濤老師對家訓與傳統家庭教育的解讀,下午聆聽的是李爽老師做的關于腦科學和家庭教育的報告。兩位老師的報告精彩紛呈,受益匪淺。
? ? ? 我們為什么要開展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教師層面:部分教師重視教書,忽視育人,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知識,方法不當,職業倦怠嚴重;家長層面:關注成績,忽視成長,家庭教育意識淡薄,家庭問題較多;社會層面:家校矛盾突出,互相指責。有的家長對學校和老師苦口婆心的勸說無動于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這是學校在讓家長額外付出。當今社會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很有個性,但是有一些共性,總結起來就是孤單(沒有兄弟姐妹)、壓抑(環境壓力過大)、苦惱(家庭期望過高),而且很多家長也存在溺愛和錯愛孩子的問題,很多家庭的家庭結構是有一個隱形的爸爸和一個焦慮的媽媽,這樣只能培養出一個崩潰的孩子,缺失童年的快樂、缺失家庭文化、缺失親情溝通、缺失成就感。。。。。。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脫節,不一致,這就出現了5+2=0的結果,很多家庭的家庭教育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比如教育觀念和方法陳舊、家長責任意識薄弱、家庭氛圍不良、只關注孩子成績,忽視健康成長、溺愛孩子,包辦一切等等,很多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兒”,養雞、養鴨、養魚等全都需要培訓,養孩子怎能不參與培訓?!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完全是模仿父輩的做法,很多錯誤的教育方式一直在代代相傳,用錯誤的陳舊的方法教育新時代的孩子,對孩子期望太高、愛得太過、管得太多,不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強制性地讓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定目標和規劃人生,為什么會一次次地出現大學生殺人、殺害舍友等犯罪事例,那是因為家庭教育的錯誤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埋上了一個個“炸藥包”,只要出現外界的刺激,就會點燃它的“導火索”,教育的問題,形成在少年,顯現在學校,危害在社會,老師和家長不能給孩子灌輸考上大學就是自己的終極目標這樣的觀念,否則等孩子考上大學就會失去目標,迷失自己,應該給予孩子有正能量的正向引領,設定終生目標,讓孩子知道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 ?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根,教育孩子是治標,教育家長才是治本。孩子是無辜的,因為不能選擇父母,家長是無助的,因為就任沒有培訓,家庭教育是這個時代必須提出來而且是必須實施好的教育形態,如果一個學校的學生家長走進學校的時候,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痛苦的,而是主動的、積極的、喜悅的,那么這個學校的家校協同是成功的,是做得正確的,是做得好的,學校和家長不是對立面,應該是朋友,是同盟軍,讓我們家校攜手,破譯孩子們的“成長密碼”,在尊重孩子們的成長規律和他們(她們)的行為、感受、思考的基礎上,在一張張“白紙”上描繪出有個性、有靈魂的美麗畫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