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木兮可一
距離寶寶出生還有77天……
看著孕期記錄的提醒,焦慮感再次襲來。
大學畢業四年,我的人生開始快節奏的追趕。戀愛,結婚,生子,到如今的二胎,每一年都會迎來人生的重大事件,我一一接招,享受著在別人看來順風順水的生活。二胎的到來,算是最后一個關卡,我卻開始從未有過的焦慮和緊張。
『壹』
工作的焦慮
我從畢業后的四年時間里,工作的時間只有兩年多,大寶10個月之前我一直是在備孕和全職媽媽狀態,那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工作經歷,所以心理上并沒有所謂脫軌的落差,雖然生活瑣碎,還是能夠安然接受。
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來之不易,在幾次拒絕之后,在幾次失落之后,找到了母嬰育兒編輯的職位,開始了上班工作下班帶娃的節奏。由于自己的勤奮和對工作的珍惜,入職后就步入正軌,工作熟練并見成效。這份工作做了一年,為了更好的發展空間選擇離開。
離職后,來到了現在的公司。我還記剛進入公司時,在自我介紹中提到自己是“91年,2歲孩子的媽媽”,因此而讓在場所有的同事記住了我。由于之前一年的積累,新工作得心應手,得到領導賞識,我成了同事眼里工作出色家庭美滿的代表,女同事們閑聊時都說,我完成了女人一生中所有的大事。
二胎的來臨,再次成為工作上的轉折,年底已經有望晉升,年初卻發現孕情,目前7個月的肚子,依然堅持上班。公司為了填補我在產假的空缺,招了新人,我現在傾囊相授,希望新人能夠盡快上手,而我也不得不做好產后離開的打算。
大寶今年上幼兒園,二寶明年滿周歲。兩個孩子都在成長的關鍵期,老人的精力已經照看不來,衡量之下,我將要為至少半年的工作空檔期做準備。我所做的工作是日新月異的新媒體,半年的時間,會讓后起的新人們甩我一大截,對于重新進入新環境,不得不準備降低預期,畢竟,年齡不是優勢,履歷不是優勢。我唯一能拿來做優勢的,就是不停地學習和積累。
工作的焦慮,是我不得不去面對從職場回歸家庭的落差,不得不準備重新開始的信心和勇氣,還有不得不堅持空檔期間厚積薄發的壓力和毅力。
『貳』
家庭的焦慮
家庭的問題,逃不過財務壓力和家庭關系。
◇ 財務壓力
兩個孩子要養,老家的房貸要還,還有日常花費的無底洞。兩個人的薪資尚還能填補,一個人絕對吃力。如果還想在魔都安定下來,就更需要源源不斷的財力。對于這個問題,除了努力掙錢,也沒什么可去思考的不二捷徑。
◇ 家庭關系
能讓我焦慮的家庭關系,分為兩種:婆媳關系和夫妻關系。
? 婆媳關系
婆媳關系是最普遍又最難搞的終極難題。
月子里是最容易發生婆媳戰爭的時期。我還記得生大寶坐月子時,因為意見不合和婆婆鬧得不愉快,最終堅持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一帶帶到大寶10個月斷奶,這期間雖然辛苦,但是不心累。
我姐姐去年生二胎,跟婆婆沒少鬧別扭,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在那個敏感的時期就能放大好幾倍,牽三扯四,不歡而散。當大寶二寶的問題一齊涌上來,產后抑郁很容易發生。我也不得不考慮我可能要面對的問題。
我和婆婆都是脾氣急的人,心思細密敏感,一點小事就要延展和妄自揣測,多數情況下,自顧自地去生氣難過,往往對方還不知情。兩個人還都是比較要強,容不得別人指指點點,懷疑自己,平時我上班,她在家,相處不多的時候關系會親密,每天時刻在一起,肯定會有意見分歧和摩擦。基于此,我想過月子里,二寶的問題我全權負責,大寶上學的吃喝接送讓她來照顧。等到出月子之后,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漸漸都轉移到我這里來,她可以抽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夫妻關系
對于產后媽媽群體,很多雞湯文里都說夫妻關系比親子關系更重要,勸她們不要把孩子變成了夫妻間的“第三者”,不要忽略丈夫的感受,不要不顧忌兩性關系的和諧。大道理說得一套套的,讓一些媽媽去擔負愧疚,卻沒有去正視媽媽們根本上無法去周全的問題。
? 精力有限
你不能奢望一個媽媽把孩子家務都打理的井井有條,還要拋開焦頭爛額的煩心事,打扮的大方得體、心情收拾的愉悅美麗去迎接下班歸來的丈夫。家庭里看似洗衣做飯換尿布的小事情,看似簡單,長久積累也會耗光女人的精力和耐心。想做甩手掌柜的男人,不要對妻子說“只是在家帶個孩子,不用上班不用操心掙錢,有什么可累的”,作為男人,每天只是上個班掙個錢又有什么可自恃功高的。
? 心理調節
女人都會有的天性,瑣碎,嘮叨,無理取鬧。心理調節和情緒控制是產后媽媽最大的障礙,對家庭瑣事的抱怨,對自身狀態的氣餒和不甘,對夫妻關系的猜疑,每種情緒都會腐蝕婚姻的和諧。不要指望自身情緒一觸即發的媽媽要耐下心來跟丈夫聊工作上的不順心,相反,我希望丈夫能夠在這段時期里對家庭多些投入和理解,參與照料孩子的日常,換換尿布,聽聽抱怨,讓妻子的壞情緒有一個發泄的出口,要知道,產后媽媽是人,不是超人,更不是神奇女俠。
『叁』
自我實現的焦慮
很少有女人會甘愿成為男人的附庸,自我實現是女人一生都應該追尋的。
二寶的到來,意味著我要在家做全職媽媽至少半年到一年,一天24小時,真正屬于我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期間的經歷和感受對以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全職媽媽和事業女性一直被劃分為兩個物種。前者的身份和地位一直處于臨界,全職在家好像就是意味著失去自我實現的能力,為孩子為丈夫付出全部精力,因為沒有額外收入,隱形的價值又被忽略,全職媽媽變成了只有為家庭無限犧牲才能證明自身價值的形象。
工作的焦慮與自我實現的焦慮雙重疊加,讓我感到不堪重負。我也已經是臨近30歲的人了,我不想成為每天圍著家庭旋轉的陀螺,不想成為怨天尤人滿腹牢騷的怨婦。任何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也希望有能讓自己發自內心感到愉悅的追求,工作上的瓶頸已經讓人難以承受,更何況,全職媽媽這個職位還不能輕易辭職。
我希望能夠在妻子、媽媽的身份之外,還有其他的身份和額外的的價值,可以很微小但是卻被人認可,讓我在家庭的圈子外,還有其他從容自如的空間。
倒數77天,一步步接近。
二寶讓我提前意識到這些焦慮,我卻并不后悔選擇了二胎,相反,我卻很感謝這份人生經驗讓我對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準備。誰的生活都不是容易的,孩子不是問題的關鍵,能否改變自我,尋求轉機才是人生問題的核心。
期待十月即將到來的驚喜,和有同樣經歷的寶媽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