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可能有點體會,但是,我覺得每家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guān)系不一樣,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兄弟姐妹”這四個字除了長得一樣外,這四個字內(nèi)包含著天下各種兄弟姐妹之間的情和義,當然說不定也有恩怨。各有各的情況。
我就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我們家兄弟姐妹比較多,小時候家里比較業(yè)障,隨著父母年齡一年一年老了,家里的老大,甚至老二,老三靠前點,就承擔了很多本該父母要承擔的事。一直都是大的幫著小的,小的回頭再幫著大的一路走過來的。所以,我們兄弟姐妹之間,雖然現(xiàn)在各有各的小家,要是借錢談利息,大家都會覺得很奇怪。我們之間從來沒有想過這事。各家的另一半也都適應(yīng)了我們兄弟姐妹之間的這種相處方式
我們幾個從老大工作開始,都是上面幾個哪個開始工作,都無償?shù)貛椭旅娴牡艿苊妹蒙蠈W讀書,直到幾個都上了班。其實這種方式要講理對老大是最不公平的,所以工作以后,底下的幾個都時不時會向老大表示各方面的謝意。
各自都有了家庭以后,如果哪家在錢上周轉(zhuǎn)不開,我們都會互相幫助,把錢借給需要用錢的。當然,這錢肯定不是白給了,親兄弟明算賬,這話還是有道理的。但,也就是限于借錢,不談利息,不管多少。
其實,即使你不要利息,兄弟姐妹借你錢,他都會把這份感激之情通過別的方式還給你的,有時候比利息的價值還要大。
就算你要利息,你總不能給銀行一樣的利率吧?如果利率小點的話,算算也沒多少錢,為什么非要通過“利息”來兌現(xiàn)呢?這樣平時相處好好的,拿個利息說事,感覺相處起來就有點別扭。
就怕遇到家里兄弟姐妹之間,每個人的想法不統(tǒng)一,最后搞到只有少數(shù)人在付出,另外的趁機享受,那樣就不好統(tǒng)一。其實,我覺得這個會因為兄弟姐妹之間在層次上有差別,可能造成不一樣的處理方式。
沒有該不該,只有合適不合適,最好各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沒有規(guī)律可循,也沒有技巧在內(nèi)。別人說的只能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