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趙先生嗎”,對方恭而有禮的問道。一聽到這句,我就知道又是電話銷售了,一來他用了“先生”這個稱呼,說明肯定不是熟人,二來我并不姓趙,只是發音近似,可能是上一個電話銷售在問我姓名的時候沒聽清楚造成的吧。
?“是的”,我忍住了內心的惱羞成怒,禮尚往來似的回答道,頭腦中不停得盤算著該如何玩弄他一把,好讓他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他這電話來得也巧,偏偏在我沒什么事的時候打過來,如果我都忙瞎了哪還顧得上這些。我這想法雖然有些不義,玩弄他人開心自己,不過在經常被銷售電話騷擾的人群中,這種想法頂多只能算是以牙還牙吧。但是事情發生的軌跡缺脫離了我的預期。?
“我是XX銀行的,能否占用您5分鐘時間,了解一下我們新的理財產品”。
?“嗯說吧”。 他見我如此果斷的態度,表現出一些驚訝,些許遲鈍之后,他開始滔滔不絕聲情并茂得給我介紹他們的理財產品,介紹期間還不時地問一下“是吧,趙先生” 以確認我還在聽他講話。 大概十來分鐘后,他正講的如日中天,我突然打斷了一下他,“等等,你剛不是說只占用我5分鐘時間嗎,現在都要10分鐘了,你怎么不講信用呢?” , 他還沒回過神來,吱吱嗚嗚得盡量回避我這個問題, 不過隨便他怎么偏開話題,我都抓住他開始的5分鐘時間不放,并把一個小問題升級到信用問題上,“你連這點信用都不講,我還怎么能買你的產品呢?”
??最后他詞窮之后,還是放棄了,并且我也告誡他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不過沒想到他突然給我倒起了苦水,
?“趙先生,我實在沒有電話可以打了,數據庫的電話我都基本打完了,您能就陪我聊會兒天嗎?”。
?誰叫我當時也是閑得蛋疼,索性就答應了,他先問了一下我的工作情況,我說我中關村搞IT的,工資還行,不過作為北漂其實還是挺苦的。?
我這么一說他就跟見了救命恩人似的,“我也在北京,不過也是外地人,就在火車南站那邊找的工作,每天早上9點上到晚上9點,工作就是不停得打電話賣理財產品,剛做了半年,一個月掙不了多少錢,住在回龍觀那邊”。
?我聽他這么一說,打起了一些精神,想聽他好好說說,我剛來北京的時就住在西二旗,離回龍觀很近,那邊又荒又雜,當時根本不敢相信我腳踩的地方居然是北京,整個一個災后重建的景象。?
“回到家基本快11點了,運氣好遇到小賣部沒關門還可以買包泡面吃個晚飯,運氣不好只能餓著肚子睡覺了,回家也基本不洗臉不洗澡,倒頭就睡。我知道你們都很討厭我們這種打電話的,不過不是為了生活,我也不想給你們打電話的。數據庫里就那么些電話,打完了又只有重復再打一次。干我們這個的就是熬,熬出頭了就好了,他們那些干了兩三年的,一個月還是能拿到上萬塊錢。但是就是做的人太多了,對了趙先生,你說像我這樣的能做你們這行嗎?” 。
他這么一問,我聯想起了之前鏈家的那個武漢小伙子,我現在住的房子就是找他給辦的各種手續,最后手續辦完了才知道他跟我一樣大,也是剛畢業來北京,不過都是去年的事了,一年之后他也給我打過電話,問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好不好做,估計是不想再干下去了。
?“能做的”,我果斷得回答到。
?“需不需要報個班培訓一下呢,剛出來能拿到多少錢呢大概?”?
接下來他問了很多關于互聯網的一些問題,我也一一耐心的回答道。 聊了大概半個多小時,我說我該去做事了。?
?“趙先生,下次我還能給您打電話嗎?”。
?“嗯,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