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句話:男人30而立,40不惑。
不過現在,似乎有了古辭新用,變成了30不惑。原本這句話出自于古代名著《論語》,意思是說男人到了30歲,因為有了社會閱歷,所以對事情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30歲,對于每一個男人來說,是一個坎,這個年齡,我們工作也有了一段時間,有了社會的經驗,人脈,逐漸洗去了從校園走出來的青澀,漸漸地背上了社會的責任感,臉上也不再是男孩的模樣。
30歲,對于男人來說,也有著自己的苦惱,或許是來自于家庭,或許是工作,每一個人都不例外....
同樣的,兩個30歲的男人,他們很有名,也算得上腰纏萬貫,只不過他們和我們普通的男人一樣,也有著屬于自己的30歲的坎。
時間撥回到2008年,迎來30歲的上圖中的黃衣男子(后文我們就用24號先生代替),剛剛結束了一個苦與甜參半的賽季:離開了那個可以稱霸禁區的大個子,這個24號先生終于可以自己去掌控一支球隊,但是自己雖然迎來了個人技術的巔峰,但是球隊確一灘稀爛,一次季后賽不進,兩次首輪游,忍無可忍的24號決定提出交易,想要離開,好在球隊在08年初為他交易來了歐洲最牛的大個子,球隊一躍成為總冠軍爭奪者。
迎來了球隊的春天,自己也一舉拿下了第一座MVP,可是呢?總決賽讓綠軍虐了個遍。
30歲,他來到了人生的一個路口:曾經被人說成獨狼,鐵神,孤傲,對于隊友有一層隔離感;始終無法擺脫那個胖子的陰影,沒法證明自己能夠獨當一面,帶領球隊登頂。
進入30,仿佛他急需要證明自己,因為生涯進入后半期的他,似乎已經等不起了....
時間回到今天,在美國的小城克利夫蘭,一個進入30歲的男人,也在經歷著一番救贖,煎熬...他就是上面那張圖片,和24號先生對視一笑的23號小哥。
23號小哥,出入聯盟就被視為球隊的救世主,家鄉球隊的驕傲,爆棚的天賦,讓這個小城市球隊成為全美的焦點:一次次帶領這個球隊走上新的高度,打破各種紀錄...但是小哥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法給老家帶來一個總冠軍,這也是他給家鄉的承諾。
6年前,因為始終無法摸到金杯,他用一個決定,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家鄉的叛徒,被家鄉人民唾罵。一夜之間,英雄成為叛徒,似乎之前做的一切都是假的。
而在轉會后的幾年,小哥也有著巨大的壓力,不奪冠就被父老鄉親看笑話,好在小哥與隊友爭氣,兩連冠...小哥觸摸到了那金燦燦的獎杯...只不過,不是在家鄉的球隊。2014年,沖擊三連冠失敗的小哥,決定再次轉會,回家,就為了實現那個久久不能釋懷的承諾,給家鄉帶來一個冠軍...那年,小哥30。
回家的第一年,家鄉人民摒棄前嫌,用熱情歡迎小哥,球隊也為他配備了最豪華的陣容,一切的一切,只為那個最高的榮譽,那也是小哥心中的一個魔障,回家,只為跨越它。
回家的第一年,小哥打進了決賽,只不過到決賽時,身邊的隊友已經被傷病擊倒,留下一個孤獨的小哥,如同江東的霸王一樣,獨木難支...
時間回到現在,24號先生已經功成身退,經歷了2008的失利,他學會了成長:相信隊友,融入他們,不再用一顆孤傲的面具保護自己;面對媒體,他也更多的釋放善意,不再是一個冰冷的面孔。
24號先生的再次成長,為他帶來了榮譽,人生的二次巔峰:冠軍,還有一輩子的好朋友。
30歲,再次的成長,打破自己內心的桎梏,迎來了再次的成長,讓這個男人收獲了二次成功...
至于23號小哥,他的故事還在繼續,今年,他又一次站上了決賽的舞臺,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結果如何,但是,心底的魔障,對家鄉的承諾,讓他的內心始終有一堵打不破的墻,不卸下這份壓力,小哥只會一次次的失敗。
有的時候,背著一份承諾,往往會影響你的前進,其實這些年,小哥給老家球隊做的已經夠好,讓這里成為焦點,可是沒有人是神,可以掌控一切,小哥雖然有了承諾,但是盡力而為,小哥即使失敗了,也沒有人去該苛責他,畢竟,他30了,不再是25歲的那個小伙子了,時間在他身上也開始留下了痕跡。
所以,放下這份承諾,去認真的比賽,也許你會做得更好,背著一份禁錮你內心的魔障,你會始終抱有一份壓力,也許,輕裝上陣,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4號先生,就是科比,一個已經走完的傳奇
23號小哥,就是詹姆斯,一個還在延續的傳奇
看完了他們的故事,我更想說,男人30是有一次成長,只不過這一次,你不再是從孩子成長為大人,而是從一個大人,完成一次升華,正如故事里那樣,24號先生,在30歲時背負著抱大腿,孤傲,不合群的隊友,無法證明自己的魔障;而23號小哥,則是內心那一份沒有兌現的承諾。前者選擇了改變,迎來了新生,后者,他的路還在繼續,我不知道他會不會放下那份心底的承諾,輕裝前進。
30歲,男人擁有了一切,我們不一定會想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去證明什么,我們面對的,或許是選擇,是就這樣下去,還是重新洗牌,迎接挑戰;或許是生活之外的各種誘惑...人生不同,30歲面臨的路也是不一樣的。
30歲的我們,還會像故事里的人一樣,迎接一會新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