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拆包,把已知的一切攤上桌面
星期一的結構化討論為整個星期確定方向。上午,你們將從結果出發,并在長遠目標上達成一致。接下來,你要描繪挑戰的全貌。下午,你們會邀請公司的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看法。最后,你們要選擇著手點:要解決問題的哪一個方面?這個方面既富有抱負又可管理,并且能在一周內解決。
一、從結果出發
1.設定長期目標
星期一的第一項活動被我們稱為從結果出發:往前看——看到設計沖刺結束的時候以及更遠的將來。你和你的團隊應該列出這些基本要素:你們的長期目標,以及必須解決的難題。
“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從現在算起,六個月后,一年后,甚至五年后,我們希望公司變成什么樣?”如果你的團隊并不贊同長期目標,或者有任何地方不夠清楚,不用感到尷尬。不過一定要展開討論,把問題搞清楚。一個清晰的目標所帶來的成就感和信心能夠持續一整個星期。
你們設立的目標應該能夠反映團隊的原則和愿望。一旦你們確定了長期目標,就把它寫在白板的最上方。整個一周內,它會一直在那里。接著想象一下如果項目徹底失敗了,是什么導致了項目失???你們的目標怎么會沒實現?每個目標的背后都潛伏著危險的假設。這些假設得不到檢驗的時間越長,項目的風險就越大。在設計沖刺中,你有一個黃金時機,可以查出假設,轉為疑問,并獲得答案。
2.列出沖刺問題
我們有一些需要團隊思考的關于假設和問題的提示:
-在這次設計沖刺中,我們想解決什么問題?
-為了實現我們的長期目標,必要條件有哪些?
-想象一下我們穿越到未來,發現項目失敗了。你覺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例如問:為了吸引新用戶,必要條件有哪些?
答:首先,他們得信任我們的品質和專業。
問:我們怎么把這個條件轉化成問題?
答:客人會信任我們的專業嗎?
把這些潛在的麻煩轉化成實際的問題會更方便跟進,也更容易用草圖、原型和測試來回答。它還帶來了一個小小的轉變,從不確定(令人不舒服)變成了好奇(令人激動)。
二、繪制地圖
1.沖刺問題
你們在星期一需要創建一張地圖:一個能代表很多復雜事物的簡單圖表。你的地圖要展示用戶使用你的服務或產品的軌跡。這張地圖幫助你們將寬泛的挑戰縮小到這次沖刺的具體目標,為你們的方案草圖和原型提供框架。它可以幫助你們記錄所有的事情是如何組合到一起的,并減輕所有人短時記憶的負擔。
每張地圖都是以用戶為中心,加上左邊列出的核心人物。每張地圖都是一個故事,有開頭,有發展,有結尾。而且,無論具體行業是什么,每張地圖都很簡單。整張圖表就是由詞語、箭頭和幾個方框組成的。所以,現在你知道地圖是什么樣的了,你可以開始制作你自己的地圖了。
2.制作一張地圖
在你寫下長期目標的那塊白板上動手畫吧。在繪制地圖時,我們遵循以下三個步驟:
列出演員(在左側)
“演員”就是你的故事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通常情況下,他們是各種類型的用戶。有時候,用戶以外的人物——比如說,銷售團隊或政府管理人員——也是重要演員,也需要在左側列出來。
寫出結局(在右側)
一般來說,確定故事的結局要比設置中間情節容易得多。Flatiron Health的故事結局是開始治療,Savioke的結局是完成遞送,藍樽咖啡的結局則是購買咖啡豆。
詞語和箭頭放在中間
地圖應該有實際作用,而不只是藝術作品。詞語和箭頭,加上偶爾出現的方框應該就夠用了。不需要繪畫才能。
保持簡單
你的地圖應該包含5到15個步驟。如果超過20個,就會太過復雜。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能夠使團隊在問題框架上達成一致,并且不局限于具體方案的爭論。
尋求幫助
在畫地圖的時候,你應該不斷征求團隊意見:“這個地圖看起來對勁兒嗎?”
你們應該能夠在30到60分鐘之內畫出你們的第一張草圖。不要吃驚,接下來的一天里,隨著你們的討論,你們會繼續更新糾正這張草圖。
三、請教專家
星期一下午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進行一項活動,叫做請教專家:一次請一位專家的系列會談,專家可能來自你的沖刺團隊、公司其他部門、甚至有外部專業人士。重大挑戰包含很多細節因素,要想全部了解,你需要結合很多不同來源的信息。沒有人無所不知,就連首席執行官也不行。實際上,這些信息散落分布在整個團隊以及所有公司成員中。在會談過程中,沖刺團隊的每個成員都要分別做筆記,為確定沖刺目標收集需要的信息,同時還要為星期二要制作的方案草圖收集材料。
1.決定向誰請教
策略
先跟決策者談。一定要確保她能參加星期一下午的討論。問題包括:“怎樣才能讓這個項目成功?”“我們的獨特優勢或機遇有哪些?”還有“最大的風險是什么?”
用戶的想法
誰和用戶聯系最多?誰能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問題?無論這個人從事銷售、客服、調查還是別的工作,他們在這方面的洞察力都非常重要。
操作原理
誰最了解你們的產品運行機制?在沖刺團隊中,一定有人負責制作產品或傳遞公司理念——設計師、工程師,還有營銷人員??紤]一下請教財務專家、技術或后勤專家,還有營銷專家。“操作原理”專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各個環節如何組合到一起。
通常情況下,團隊中已經有人詳細思考過這個問題。他們也許想過解決方案,或者有過失敗經驗,還有可能正在進行一些相關工作。你應該審視這些已經存在的解決方案。
與專家談話會讓團隊成員想起他們以前知道卻忘記的東西。這種方式總是能帶來一些新奇的見解。當你詢問別人以前所做的努力時,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當你開始執行成功的解決方案時,這些專家很有可能會是你最大的支持者。
2.請教專家
給每場談話安排30分鐘的時間。在專家落座后,我們會按照一個簡單的腳本進行談話。
介紹設計沖刺
如果專家不是設計沖刺團隊成員,向她介紹本次沖刺的主題。
回顧白板內容
用兩分鐘時間向專家概述長期目標、沖刺問題和地圖內容。
開門見山
直接請專家告訴你們,關于眼前的挑戰,她所知道的所有信息。
提出問題
沖刺團隊應該發問,讓專家在她所擅長的領域為你們填缺補漏。讓專家重述她認為你們已經了解的信息。讓她告訴你們哪里做錯了。她能找出你們的地圖還缺少什么東西嗎?她會增加哪些沖刺問題?她看到的機會有哪些?有用的詞匯包括“為什么”和“多給我們講講”。
修改白板內容
增加沖刺問題。修改地圖。如果有必要,更新長期目標。
就地圖和用戶問題展開即興談話往往更有效果。
2.記錄“我們應該如何”筆記
用“我們應該如何”為開頭,以問題的方式記筆記。具體操作方法是這樣的:每個人在便利貼上寫下他或她的筆記,一次寫一張。到了這一天的最后,你們把全體成員的筆記集中到一起,整理后挑出最有意思的那些便利貼。
每個成員手上應該有一本便利貼(淺黃色,76×130mm)和一支粗頭黑色白板馬克筆。用粗頭筆在小紙片上寫字會強迫每個人寫下簡潔、容易辨認的標題。
為了記好筆記,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在便利貼左上角寫下“HMW”(“我們應該如何”的首字母縮寫);
-等待;
-當你聽到有趣的論點時,把它轉化成一個問題(不要出聲);
-把問題寫在便利貼上;
-撕下這一頁放到一邊。
3.整理筆記
專家訪談一結束,全體成員應該把“我們應該如何”筆記匯集到一起,并且全部隨意貼到墻上。
通過協作,動手把相似主題的“我們應該如何”筆記貼到同一區域。包括不屬于任何分類的雜項。
為了排出優先順序,你們得進行計點投票。計點投票的名字基本表達了它的實施方法:
給每個成員發兩個大圓貼紙;給每位決策者發四個大圓貼紙,因為他們的意見權重更高;讓所有人回顧沖刺目標和沖刺問題;讓每個人安靜地把貼紙貼在最有用的“我們應該如何”筆記上;可以投給自己,也可以給同一個筆記投兩票。
最后可以看到部分“我們應該如何”筆記上面貼了很多貼紙,整面墻上的筆記優先順序自然就出來了。投票結束后,把得票最多的“我們應該如何”筆記從墻上取下來,然后把它們貼在地圖上?;旧纤械墓P記都對應一個具體步驟。
四、選擇目標
星期一的最后一項任務,是為你們的設計沖刺選擇一個目標。誰是最重要的用戶,在他們的體驗過程中,最重要的時刻是什么?
決策者要在地圖上選出一個目標用戶和一個目標事件。無論她選的是什么,都會成為設計沖刺接下來各環節的核心——方案草圖、原型,還有測試,都會從這個決定出發。
如果決策者需要征求意見,可以通過快速無聲的“民意測驗”投票來收集團隊成員的意見。讓團隊的每個成員選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用戶和事件,并把他們的選擇寫在一張紙上。在每個成員都做好選擇之后,用白板筆把投票結果標在地圖上。所有的投票結果標出之后,討論差異較大的觀點。
五、引導者要做什么
1.征求許可
你可能會對管理團隊感到緊張,這很正常。由于結構化討論在很多公司并不常見,你的團隊可能不太適應這種形式。你應該怎樣做才能順利開始討論?
坦誠地征求團隊的許可。告訴團隊成員你將擔任會議主持,并負責記錄時間和流程,這樣就不用他們去做了。然后只需要說:“可以嗎?”不要期待所有人都齊聲大喊“好的!”,但是因為你把話挑明了,而且因為你給他們機會反對了(他們不太可能會反對的),大家對這種互動關系都會感覺好一些。更重要的是,你也會感覺好一些。
2.基礎入門:隨時記錄
除了帶領團隊完成所有的活動之外,你還負責一些簡單卻又重要的工作:你要負責把全天的團隊討論都綜合記錄在白板上。
當你記錄時,問問團隊成員:“這樣看起來對嗎?”或者“我應該怎么記錄那些呢?”當討論開始變得拖沓,你可以說這句話來促使討論終結:“有什么好辦法來記錄這個想法,然后繼續嗎?”
3.明知故問
引導者要問很多“為什么”,而且還要問一些大家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確保成員之間沒有誤解,引出一些并非所有人都知道的重要細節。
在你們的設計沖刺中,你要表現得像個門外漢,并不了解這個行業,因此提出愚蠢問題是因為真的不懂。
4.照顧成員
作為引導者,要確保團隊精力集中,充滿活力。下面是我們的一些技巧。
中場休息很重要。我們一般每隔60到90分鐘休息一次,因為這是一個人能夠保持精力集中在一個任務或活動上的時長極限。中場休息還能給大家機會去吃吃點心,喝喝咖啡,在大家肚子不餓,也不缺咖啡因刺激的情況下,你這個引導者的工作也會輕松不少。
晚點兒吃飯。中午1點吃午飯,這樣可以錯過餐廳的午飯高峰期。同時還把一天的工作時間平均分成兩半。
少食多餐。全天提供優質、有營養的零食,還要注意午飯不要吃得過飽。否則,一整個下午團隊都無精打采,缺少動力。
5.做出決定,繼續前行
在整個星期,需要做出各種大大小小的決定。對于大的決定,上文已給出腳本。但是小的決定需要你們獨立完成。決策太慢會削弱團隊精力,并且影響時間安排。不要讓團隊陷入徒勞的辯論,這樣對做決定沒有幫助。如果決策過程緩慢或者結果不明顯,身為引導者的你就應該請出決策者。決策者應該做出決定,團隊才能進行下一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