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體,學習解剖,又是一個新的系列篇,請參考【運動解剖學圖譜】第三版。
脊柱
脊柱,脊柱的骨由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5個部分構成,共26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側面觀察,可見頸、胸、腰、骶四個生理彎曲,呈“S”形。頸曲、腰曲凸向前,屬于次生曲線;胸曲、骶曲凸向后,是原始曲線。
生理曲線如何形成?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是原始生理彎曲,呈“C”形,出生時經產道擠壓,頸部有了雛形,抬頭時逐漸形成頸曲。坐&站時,慢慢形成腰曲。
這種彎曲的出現,是與人直立行走相適應的,不僅有利于人體保持直立,而且能夠使人保持平衡,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脊柱的彈性,可以緩沖腦和內臟在運動時是受到的震蕩。
一個人只有身體前后重量相等才站的穩,如果駝背?胸曲向后,維持人體的平衡,頸曲or腰曲凸向后。
現在的練習方法,是把人還原到嬰兒狀態?先抬頭?再爬?走路,把生理彎曲,像幼兒發育一樣重新來訓練。如:趴著-抬頭-四腳著地-站著幻椅式-直立。
Vivian ??么么噠
2016.11.06 Sun.
【我就是想堅持寫點什么】
?這是我的第117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