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作者:成甲
出版信息:2017年2月
頁數:269頁
閱讀時間:2017年6月9日 ??
頁數:P109-129
閱讀內容:第三章 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少即是多”建立在 :
1. 復雜的世界是由簡單的基本規律決定的。世界底層的規律與化學,物理,數學密切相關。人是所有事情的主體,人類心理學或認知學的基本規律也很重要。?
2. 復雜系統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響的動態系統。
思考:
并不是很懂作者說的臨界知識的特點,能夠理解臨界知識是相互影響的,但是說了很多貌似玄乎的道理,可能是我自身感受和經驗不足吧!
解決問題最穩妥的方法,是拿可信度更高的方法去處理問題。
除了數學,物理學,經濟學中規模效應和與之相關的邊際效應,是非常重要的臨界知識。同樣的心理學中從眾效應,權威效應也是重要的知識。
尋找臨界知識:
1. 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
如營銷,策劃,咨詢,金融,法律,貿易等。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閱讀經典書籍,從中尋找最重要的原來和知識。具體做的時候,多留心,看似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后,是否應用了我們已有的規律。如TED 演講技巧。
2. 找到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
如一萬小時理論,當知道了結論的出處,你就會對這個結論可能適用的范圍和可能的局限有更清晰的認識。
3. 嘗試用更加基本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知識。
一萬小時理論,發現刻意練習很重要,為什么重要?生理學結論是學習知識和行為之間密切性與對應的神經鏈強弱有關,神經鏈越強,學習掌握得越牢靠。
4. 沒有解釋的時候,想辦法尋找或者自己創造一個假設,并驗證。
科學研究的過程:發現問題,解釋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就建立一個假設。
思考:
前兩個可以做到,比如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可以拿到專業書籍學習重點知識。第3個用更加基本的原來解釋這個問題,就是需要有知識積累了,不然自己也想不出個所以然。第4個更是了,那些心理學的應用,是需要你有這方面的知識的情況下才會拿來分析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