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的所謂轉折點,往往面對時而不自知,幾年后回首再望那時的自己,發現已然錯失了一次珍貴的機會。而現在的你的模樣,可能在三五年前的那次抉擇時,就已經注定著了。
記得不久前跟閨蜜聊微信,說起對現在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她說,我沒得選擇,必須接受這樣的自己,但是我真的愛不起來。
二十歲的我們處在一種枯燥壓抑的學習氛圍中,大多數人像工廠里一模一樣的機器零件,忽視發展性格和內在自我,被逼著搖搖擺擺的猛勁兒向上生長,卻無人教我們向內窺視了解自己的內心。
那些打心底里愛不起來的自我,正是糟糕現實生活的不可控和內在精神生活缺失的一種結合體。
晚上空閑時候翻看慶山的微博,一封長長的回答讀者疑問的文字敘述里,我只記住了一句話:其實精神生活,就是要學會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聽起來簡單。
但我們生來就是向上行走的兩腳動物,不斷追求更強大更美好的自我是我們的天性。不滿足于現狀似乎是一種進步的動力,眼睜睜的看著自身不如意的生活狀態,任誰都會產生焦慮和痛苦,從而自我否定。
面對滿地雞毛一團糟的生活,這時的自我接納,就顯得尤為珍貴。
02
這兩年中學校里發生過幾起學生自殺事件,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多是學業上的問題。在最后一棵稻草之前的許許多多的重擔,有的來自原生家庭,有的來自朋友交際,還有的來自經濟壓力。
人生中的一連串打擊通常不等你緩過神兒來,就像夏天里的雷陣雨那樣毫無征兆噼里啪啦的砸下來,看著黑乎乎的滿地狼藉,總有人會忍不住這樣問自己,是不是因為我太差了才會這么倒霉。
不管多么自信的人,在外界的種種否定之下,都難以逃脫消極的自我懷疑。
我是不是太差了。
我是不是真的做不好。
我是不是活該過得不順心。
從前的我,也是個完美主義者,也會習慣性自我懷疑。
永遠記不住自己曾漂亮完成的任務,只記得清最近搞砸了些什么事情。其實順利做成的事比糟糕的事要多得多,但是自己反射性的遮住雙眼不去看,這種自我否定的心態讓我生活的非常辛苦。
人前光鮮亮麗,自信灑脫,人后卻常常懊悔自己弄失敗的那些個事情。
再后來讀的書越來越多,思考越來越深入,放在心里的人和事越來越少,開始學著放過自己,接納自己。
即使我是那普通且不完美的大多數之一,總是犯傻和犯錯,也不阻擋我得到身邊人的愛和關心。
所以千萬千萬不要輕易的自我否定。
不要這么隨便的傷害自己的內心。
小時候大家所認為的成長往往是向外掙扎著破繭成蝶,而長大后面臨的成長卻是個向內生長的過程。
我很早開始思考向內生長的含義,怎樣才算是向內生長,向內生長到哪個地方才能夠飛升晉級。
而現在我的想法是,如果說向外是現實世界,那么向內的生長就會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
雖然不夠苗條漂亮,但是寫的一手好字;雖然不夠勇敢闖蕩,但是也在向未知邁步;雖然不夠自律優秀,但是上進且懂得生活。
我愿意承認自己,接納自己。
我開始不再為臉上冒出的幾顆痘痘煩憂,不再為他人的不理解而著急,不再為眺望不到世界的疆界而感到迷茫恐慌。
從心底里接納自己,才能像春天里向陽花開時那樣,向著光熱,落落大方的自在生活。
03
安妮寶貝,是我短暫二十歲的人生里最為欣賞的女性之一。
我欣賞她四處旅行卻毫無漂泊感的內在安定,欣賞她對生活中小確幸敏感的嗅覺,欣賞她將生活里一地雞毛耐心扎成雞毛撣子的平和心境。
懂生活,是我能夠對一個女人做出的最高評價。
我看到她的趣味從生活里的每件小事中來,收到一束濕漉漉的繡球花,收到一箱子香格里拉寄來的紅蘋果,法國旅行中穿的花裙子,給女兒戴上的銀色發夾,歌單里的詩文頌唱。
許多人羨慕安妮生活的輕松肆意,反觀自己狼藉的生活,未免會覺得人生不夠公平。
但不知道她不過是獨自扛過了苦難修行了自己的慈悲心境。
有時候她給生活中的讀者解答種種疑問,很多人向她抱怨遭遇到的生活和情感中的坎兒,看的多了,她漸漸也在感慨:正是因為生活中許許多多剪不斷理不清的煩惱多且避無可避,精神上的自我認知才顯得尤為重要。
正是因為逃不掉生活中雞毛樣的瑣碎,我們才更應該安定內心,自我接納。
一次考試一次失戀和一次失業遠不到讓你否認自己到一無是處的程度。
每個人的人生都曾在迷宮樣的漆黑隧道里奔跑,局限于自身視角的狹窄才會覺得此刻就是全世界。
身邊人來了又走,世間事變幻不停,只有接受并熱愛自己,才能夠坦蕩蕩的直面時不時耍流氓的生活,才不至于在畸形發展的時代洪流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