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tley,思享會閱讀成長分享04】2017年5月22日?
學習內容:李笑來文章《認知升級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
學習感悟:
l今年一定要學好英語,讓英語能達到流利對話的程度
l今年一定要鍛煉身體,每天都要跑步30分鐘以上
l今年一定要減少輸入,多輸出
l今年一定要……
是不是覺得每年的年初都要發誓“我要XXX”,到了年尾卻遺憾、嘆息呢?
這個時候,有沒有發現從想到(知道)到學到,再到做到隔了多少距離,遙遠的星河,中間隔著1個巴菲特或者1個比爾蓋茨或者1個Apple(\(^o^)/~)
成長很簡單
就是當我們想到之后,就去做到。當做不到的時候,先去學到,然后做到。踐行作為關鍵,所以說人至“踐”則無敵啊。聽起來這和知識變現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呢?
知識變現其實是老生常談,為什么?從理論上說,古今中外,一直持續這這些知識變現的故事。古有“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近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具體到今天來看呢?
l讀書拿到一個學位,獲取更高的薪酬;
l即使是種地,當你會用現代化工具,結果也是不同的;即使你種出了東西,你會上網,去掉中間環節,也是不同的;
l你有一個家族秘方,傳男不傳女,生意做遍大江南北,和其他普通人的生意也是不同的
l西班牙女王支持哥倫布航海,何嘗不是一種知識變現呢!
l……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趨勢正在發生:一切知識都正走在通往免費的路上。那到底是什么是真正的知識變現呢?是認知差異。
面對同樣的信息、知識、現象、事實、數據,不同的人認知不同。如果大家都掌握這同樣的多的知識,認知相同,那就無法去變現了。那什么時候可以變現呢
大多數不正確,少數正確的時候。
l簡單的跑步,有的人跑起來會拉傷、感覺特別累,你知道跑步要如何拉伸,到什么節點要如何做,你就可以吸引人來。
同樣在認知正確的群體中,認知的高度&深度也不同
l同樣的跑步,你不僅僅正確,而且你有優美的姿態、從容的面龐、簡單的步態就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跟隨你
怎么樣才能讓認知不斷升級呢?是不是有一個工具可以讓我們做到呢?那就是:
行動中的思考。
行動刺激思考,思考改良行動。行動中思考產生的點子質量高、數量多,而且會有意外的驚喜。如同,當你握住一個資產,漲過100倍后,別人所關注漲跌1個點,你就是翻倍的。
想想看,在你自己的過往的想要做的事情中,是不是有曾經一直想做總是覺得沒到時候,總是覺得要深思熟慮才能去做的事情呢?
想想看,上面的邏輯是不是自己也曾經想過?但就在某個點上戛然而止了呢?
踐行:
1.練習太極18式。一直覺得沒有時間,現在想來,每周一式,18周也學會了。
--從今天開始,從第1式開始學習。
2.希望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也同時影響兒子一起來學習英語,當時想到的辦法就是每天讀5分鐘。但從未開始,理由依舊是時間……
--明天早晨,留出5分鐘,然后就在兒子床前讀。
3.希望自己的聲音能進一步,每天做5分鐘的朗讀時間,依舊是時間阻礙了我的前行。--今天晚上,可以在陪著兒子玩耍的時候做下。
--其次,每天1頁進行摘錄,行動起來。
4.一直想做個策劃案,躊躇了將近1個月,一直覺得核心沒想好。
--從行動中思考。先行動,先把框架寫出來,然后再來補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entley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