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社會學課上,一位同學分享了他故都的社會文化。他的那句“一提到XX地方,大家都本能反應出一個標簽”,讓大家捧腹大笑。然而,一笑而過之后,讓我有感而發。
貼標簽,這種事相信大家都不少干。比比皆是。但很多情況下,這個標簽只適合那個特定情況下的特性。這種特性是與當時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相輔相成的。而一當脫離了該背景,標簽就站不住腳很了。但總是存在“有心人”從一而終地扶穩這個標簽的地位。最后,導致了大家認識該地域的局限性。很多時候,大部分標簽都是帶有詼諧色彩的。所以,這從一開始就把對某個地方完全陌生的人往偏離正確軌道上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貼標簽這件事反觀整個社會。其實是,大家都急于求成,沒有耐心,需要速成食品來果腹。總是以片面的見解來囊括所有??匆娏艘黄瑯淙~,轉過頭興高采烈地炫耀說“我看到了森林”。一旦有現成的東西往嘴里塞,照單全收。沒有深入的探索,沒有成熟的思考。對別人總結的東西除了生搬硬抄,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在里邊。歸根到底,大家一看到可以能省點心思的好事,就忘記了腦子用來干嘛的,還真以為只是來湊個身高?有時候真的要用心去感受,自己去領悟。回答會發現比別人的東西未必是正確的。慢下來思索,有時候未必是件壞事。應該這樣想,慢下來是為了更好更快的前進。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