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35
這是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剛踏進幼兒園的第一天,滿懷熱情。看到孩子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我感覺我的實習生活一定會過得很充實,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印象最深的就數圖中這個小女孩了,她叫妮妮,剛到幼兒園的時候才兩歲三個月,小小的,親親的,一天的相處下來我倆就成為最親密的伙伴了。
對于剛實習的我來說,工作中有這么一個“小小人”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漸漸的我就當起了妮妮的“超級保姆”——我負責她一天所有的活動(吃喝拉撒睡玩都有我的身影),她的一舉一動我都了如指掌,。但是慢慢的我發現這種方式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麻煩。
“嗯嗯~~~老師來~~~”
妮妮是最小的寶貝,在課外活動的時候,她就顯得格外弱小,所以只要出去活動,我一般都會不由自主的把她抱在懷里,跟她一邊玩一邊出去,好像漸漸的她也養成了這個習慣,只要一出去就要老師抱。剛開始我還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妮妮上完廁所站到我面前跟我撒嬌:“嗯嗯~~~妮妮不會,老師來~~~”,我好驚訝,因為從她剛入園的時候是自己提褲子的,細細想來可能是我的問題,是我太疏忽了,平時看她艱難的提褲子我就忍不住要去“幫助”她,結果導致她養成了什么都要老師來的壞習慣。
我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再這樣下去我會把她寵壞的。于是我開始糾正自己的錯誤:戶外活動的時候,我會有意識的夸夸別的小朋友:“哇,你看×××小朋友好厲害,都能自己下樓梯呢!”、“你看他們拉的小火車好長、好漂亮啊!”,她就好像能聽懂我的暗示一樣,一切都順利的進行,從抱一會兒到拉著走,再到跟小朋友拉著小火車一起走,妮妮很快適應了這個過程;上完廁所的時候我會及時的夸獎她:“妮妮寶貝自己提的褲子真好呀!”、“妮妮真厲害,自己都可以提褲子了!”,小家伙一聽,覺得自己好厲害,從此以后再也不要我們幫她提褲子了。看著她從“妮妮不會~老師來~~”到“妮妮自己來!”,我有了一絲的成就感,感覺好欣慰!
從中我明白了,其實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在幼兒園和家里是不一樣的,幼兒園是要鍛煉孩子的集體生活能力,讓孩子盡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我們應該以孩子的發展為前提,做一切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我的教室、我的老師!!!”
妮妮剛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我接到通知:我們要去寶寶班,我要去布置屬于我的教室,而妮妮將是我第一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我要讓她慢慢適應并喜歡上我們寶寶班的教室以及一切。所以我每天都會把她帶在身邊,給她講我們的教室、玩具,很快她愛上了我們的教室。可是好景不長,我們的教室里多了4個新朋友,這本來是一個多么開心的事情,可是她卻不開心了,嘴里經常念叨:“你起開!這是我的玩具!”、“這是我的老師!”……——她在跟小朋友搶玩具、爭寵。
我開始反思,是我疏忽了,只想著讓她適應我們的新教室、新玩具,卻忘了讓她接受我們的新朋友。之前都是我陪著她一個人,現在我有了5個寶貝,可能對于她來說每個人都分享著老師對她的愛,我沒有以前那樣愛她了。我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剛開始我會很認真的跟她講道理,玩具是給大家一起玩的,不是妮妮一個人的,我們要學會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我們都是好朋友,我還會時不時的抱抱她、親親她,讓她知道我愛她,有時候還會下意識的在別的小朋友面前夸夸她,慢慢的她變得開心起來了,我也替她感到開心。
有時候孩子身上有許多的問題,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家長或老師的失誤和疏忽,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應該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盡可能多的為孩子考慮,并且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后記:
孩子們離開父母到了幼兒園,唯一能夠信任的就是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我們要對孩子認真負責,千萬不能疏忽,給每個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讓孩子們在幼兒園開心的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