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隨想(三)

? ? ? ? 有的老師在教了很多年后,自己漸漸老了,結果離學生越來越遠。但有的老師不論自己是白發飄飄,還是步履維艱,都能貼近學生的思維,知識不老化,原因就在這里。教師應該關注學生課堂中的動態生成,它還能促進你形成自己個性的教學思想,比如說教《楊修之死》這篇文章,許多老師覺得沒什么可教,我教的時候緊扣“雞肋”二字展開,結果學生提出來了,其實對于曹操來說,楊修未嘗不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然后基于學生的這一動態生成。我引導學生作了知識分子的“雞肋心理和生存現狀”分析。開辟了這一課的新天地。自我感覺很滿意,把它寫成了一個教學案例,結果還發表了。當然。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還不僅僅要關注動態生成這一角度。但這是最重要的角度。

? ? ? ? 以上是從教與學兩個角度來談的“主體性”與“主導性”的運用與差別。接下來談談流程性問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如何理解“課程”這一概念? 課程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狹義的課程是指教學內容,主要體現在教科書、課程計劃(...
    呆呆地閱讀 3,254評論 0 17
  • 生成、教學生成與生成性教學 生成:現實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匯。《辭海》中的解釋是“自然形成”。具有長成、養育、自然形...
    宜都黎明閱讀 840評論 0 0
  • (一) 教師業務學習筆記--關于說課 一、說課是什么? 所謂說課,就是授課教師以口頭(現場說課展示)或書面(撰寫說...
    半昏山人閱讀 30,093評論 0 12
  • 一個人與社會交往固然必不可少,因為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必須符合社會化要求,人格道德也必需經由社會標準的檢驗,你所需...
    江南丹橘_a43d閱讀 1,534評論 10 12
  • 原作者@錦璱 * 版權歸(錦璱年華&錦璱)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01知道沒朋友是什么體驗嗎? 對這個世界來說...
    錦璱年華閱讀 481評論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