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與社會交往固然必不可少,因為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必須符合社會化要求,人格道德也必需經由社會標準的檢驗,你所需要的許多生產生活資料都離不開大眾的生產與服務,你要在這個社會好好生存,就必須參與社會實踐,在社會中磨練自己的生活技能和職業技能,還有你的才能也需符合現代國家政治文化經濟發展的需要,你還需要把握自己性別角色,找準自己的定位。因此,人必需具有社會化這一屬性。
? 但是盡管每個人都必需具有社會化屬性,獨處也是一種必須具備的能力。
?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你所有的痛苦都來自于你的不善獨處。如果你不能享受獨處的快樂,你就無法享受繁華似錦。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凈,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煉。
鬧處賺錢,靜處安身。寧靜致遠。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修養就需要學會獨處。
這些年來,我習慣了一個人,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獨處,一個人的思索,一個人的感情生活,一個人的清涼夜晚,一個人的走走停停,一個人的獨唱獨舞,一個人的獨飲獨酌,一個人的說說笑笑。發現獨處確是另一種快樂。
? 獨處時能更好地發現自己,和自己對話,讓自己的一切意識靜靜地涌現,心思慢慢流淌。愁苦緩緩融化,思路漸漸清晰,迷惑一步步解開。錯誤徐徐被檢視。只有獨處才能深深碰觸自己的內心。
我并不擅長社交,因為社交很累,我害怕自己被別人覺得很乏味,因此,就得費勁讓自己稍稍顯得有趣,我也害怕對方和自己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那是社交最尷尬的時候。獨處時,最輕松,人大都有點自戀,一般不會覺得自己乏味,即使覺得自己乏味,也自己承受,不會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獨處就像空谷幽蘭,雖然有點孤獨,然而,依然獨自綻放芬芳。
獨處時可以很好地放松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此時不需要考慮別人的喜好,你可以真正享受完全做自己的體驗。
? 首先,閱讀是讓獨處時光快樂而又有收獲的極佳方式,‘’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書能保持我們的童心,書,能保持我們的青春。書也能幻化我們的氣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交朋友,聆聽作者的崇高見解,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你只管在內心表達感受就夠,看到精彩處,手舞足蹈可以,拍案叫絕可矣,恍然大悟可以。痛哭流涕可矣,不管你是否表達正確,你不必在意自己的表現如何。
我享受獨處,獨處時,才覺得這時間真正是屬于自己。
其次,獨處時,我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賞各種音樂。
? 聽《流水蓮花》《小橋流水》,這些帶著迷人的旋律與合聲,似乎有山在虛無飄渺間的感覺,聽《二泉映月》,那分明就是一雙溫暖的手將我的憂傷撫摸。尤其是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感覺音樂是那么富有情感變化的魅力,時暗時明,憧憬,渴望,勇敢,最終沖破了黑暗,充滿了希望。貝多芬就是正義的化身,在這聆聽的過程中,正能量向我傾注,無窮的樂趣,人性的光輝像甘露一樣將我滋潤。尤其是午夜時聆聽這美妙的旋律,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好生雀躍,幸福感格外濃烈。
獨處,不是你放下一切躲起來,而是你回到最純粹的自我。是和自己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是和自己的潛意識進行鏈接的最好途徑。
群居有群居的幸福,獨處有獨處的美妙。我享受我的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