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師大大學四年最應該做的十件事:
1.學好你的專業(yè)
學好你的專業(yè)
學好你的專業(yè)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當然這一條,免費師范生感觸比較深,非師范的情況就不太一樣。總之,學點東西總是沒錯的。
2.好好聽陳瑛老師的課
陳瑛老師所講的世界主要國家地理,在你沒真正開始中學教學之前,是永遠也無法完全體會它的重要性的。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正是說的這種感覺。一種對地理事物的感知力,是無法短時間培養(yǎng)的,也是因人而異的。韓國一部劇《未生》里面有說過,所謂的成功,不過是不停打開了新的大門。而有這樣一個人幫我打開了新的大門,我卻溜出門去吃夜宵,這真是一件比較追悔莫及的事了。
3.要有預見性,方向性的錯誤不要犯
大學四年,無論是做事情,考慮問題,還是交朋友,都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雖然說行動力是你通往成功路上的必備品,但是方向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是否能走到正確的道路上。如果能一開始就對結果進行預測和評估,那么就可以少費很多周折。而你的生活,也會因為你所做的選擇,而變得清朗的多。
4.多讀書,多看劇。
有些事情你一輩子也不會經歷到,正如有些地方,你一輩子也到不了。所以文學和影視,就能填補這一部分的空缺。書讀的多了,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其實你在書里讀到過,“經歷”過。多看劇,并不是單單給死宅黨的福利,好的劇本猶如漂亮的人生,讓人回味。生活不止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你們所說的詩與遠方。正如曉松奇談的開篇,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在這里澄清下韓劇,土土的我,在大學以一部《匹諾曹》開始了我的韓劇生涯。然后我發(fā)現(xiàn),韓劇其實并不止我們的慣常看法,充滿瑪麗蘇和無腦情節(jié)。其中不乏對社會和對自我的思考,以及對很多職業(yè)性的東西的普及。比如《熔爐》,比如《素媛》,也比如《釜山行》。當然太悲觀的東西,還是要少看點,不然真的感覺生活好絕望。
好像不夠十條,那就回頭再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