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校園里漫步的時候看到了梔子花開了,白色的梔子花,讓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奶奶去世快一年多了。看到梔子花,想起了這是我奶奶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讓我摘幾朵放在她的床頭,我的大腦里深深的印著奶奶拿到這些花時,臉上出現的滿足的表情,以及哈哈哈哈的爽朗笑聲。我想您了,您在天堂好嗎?以后每年想您的時候都會看看門前的梔子花。
其實,人的感情是很復雜的,我的奶奶沒有別人家奶奶的那些優點,唯一的是,我的奶奶很寵我和妹妹,去世的前一年,一回家,奶奶把我叫到床邊,說了好多好多話,其中最多的是,以后能不買給我吃東西就別買了,自己留這些吃的。你一個人上學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聽到這些窩心的話,我知道這確實是我的奶奶,我奶奶對我是真的好,我是我奶奶親手帶大的小孩,我妹妹都沒有我和奶奶親,因為奶奶的生命和我的生命交匯了整整23年,奶奶家的豆皮,世界上再也沒有人可以做出來了。奶奶家的肉皮,奶奶家那些年躺在桌子上躺著睡午覺的時光,奶奶家的早飯,我為奶奶剪指甲的時光,我為奶奶洗頭的時光,我每次回家總得去奶奶家轉轉的時光,我對奶奶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從小帶大的親密,那是一種血濃于水的親情真的是再多的時間也替代不了的。
子欲養而親不待,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原來有些愛真的珍貴到再多的錢再多的時間再多有形的東西都沒辦法替代。我想折壽十年只為你多活一刻。清明回家,爺爺老了許多,我現在很想讓爺爺看到我有些成績再走,可是發現老人真的什么都不缺,他們最缺的其實可能就是孫兒孫女的關心和陪伴。
有時候想著人活一世,真的只是一抔土,為啥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要過分的關注世俗的計較和利益的得失。我一直很欣賞閨蜜的灑脫和超然,我們活著都要長成一棵樹。我認為夢想才是不可替代的,這就是一種超然,人的生命的姿態,我覺得是我一只追求的一個點,不是說,我們有錢或者有房子,而是當下的一種滿足。
那天聽復旦大學陳果的演講,我自風情萬種無世無爭,有時候或者大多時候,我們需要戰勝的對手只有我們自己。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內在,我們的內心的聲音,甚至很多是我們的經歷決定的。